曾經在一個post里提到,小時候對於火車的特殊情感。福州當時是全國鐵路終點站,鷹廈線的一個支線來福線的終點,外加一小段福馬鐵路可以到達馬尾。也說過數山洞的故事,從福州到南平兩個小時的車程大約五十個山洞,數出確切的數目,成為我每個寒暑假必做的一個功課。可是小小的我怎麼也數不清,於是具體的數字成迷。後來才知道水口水庫的修建讓鐵路改道,或許山洞數目也有變化了。那個時候火車還況且況且地前進,成為小學生用“況且”造句的素材;這個旋律來源於車輪撞擊鐵道間的縫隙,如今大約已經聽不到了,因為都是無縫鐵軌,據說是在歐洲尚未普遍使用的技術。 中國人有很多共同記憶,大抵都是生活極度匱乏單調的產物。且不說很流行的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記憶短篇,就是英語課本里的Li Lei和Han Meimei,一代人一回首,發現人人都認識,痛哭流涕彷彿是找回了童年的感覺,就像聽到一個歌手唱了三十年的老歌一般。國人也沒有沒坐過火車的,綠皮車、紅皮車、藍皮車到現在的白皮動車,大家一個個如數家珍,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火車是人們唯一的遠行工具。火車已經成為一個符號,代表着家鄉,代表着離別,代表着未知卻堅信為美好的遠方。 鐵路系統這些年間有了很大的變化。剛上大學的時候(2003年),我發現從北京回福州所要花的時間和烏魯木齊的同學回家所需的差不多。福州到北京的火車,我曾經坐過48個小時,正常的通行時間也要36小時。到我畢業的時候,終於有了直快,大約是19個小時,已經是喜出望外。2007年離開中國,那時候還沒有動車,之後回國,真的看到了跨越式發展,沿海鐵路也修到了福州,福州不再是全國終點站了。當然一票難求還是一成不變。 去年回國的時候,從寧波坐車回家,也是一個大雨之夜,也是晚點的火車,所幸的是沒有在溫州停下來。進了福建境內,在寧德火車開始慢行,到了羅源,已經是基本不能前進,途中停車一次,後來在離福州二十分鐘的連江站停了半個多小時。列車員說是前方信號系統出問題,指示說不能前進,乘客們刁難取笑列車員,那種素質一成不變。 其實問題也不是從動車開始,綠皮車的時代也有重大事故。鐵路從來都不是最安全的交通方式,據說統計結果是這樣,我一貫相信,但是很難說服別人。漂浮在空中,大約讓人感覺無依無靠,沒有信心就不能飛翔;腳踏實地,鋼筋鐵骨,讓人有天然的安全感,其實還不是命垂一線,任人放飛。 根源其實大家都清楚,說與不說,做與不做,或是去證明時間,或是讓時間去證明,那一天都要來。是末世麻醉的狂歡,抑或是:乘客們,該下車了。 一個更正 (http://www.chenyang.net/?p=887)

在音樂的載體日益電子化的今天,實體的音樂介質漸漸成為收藏。CD和黑膠我都有少量藏品。實力有限,不能與行家那樣,在品相上去考究,或是探微同一個錄音不同發行的些許差異,我的這些收藏只是略微表達對喜愛的作品和藝術家的一點點敬意。如今CD越來越少放在播放器里聆聽了,都被rip成無損的格式,畢竟播放起來方便很多,而黑膠就更需要有閒情逸緻的時候坐下來慢慢品茗,看唱針在唱片上輕輕劃過;這樣的機會總是不多。 留聲機誕生一百多年來,發行的唱片浩如海沙,所能收藏的只是滄海一粟。我自己有兩個收藏目標,一是收集Handel的Messiah的各種全本錄音。這一項收藏是小有成效又永無止境的,因為新的錄音還在不斷製作之中,冷門錄音更是難尋,但是說小有成效,因為最重要的彌賽亞錄音多已入囊中。另一個就是收藏指揮家Wilhelm Furtwängler的全部錄音。相對而言,這是一個更有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大師的錄音有限,已經被整理出很完整的目錄,除了極少數錄音在私人手中還未發行,大都可以在CD或黑膠媒介上尋得。雖然如今我僅得了眾水的一飄,但是將來總還是有望的。 為什麼是Furtwängler?我有一點歷史錄音的情節。不是說當代的演出不如以前,但是我看如今的的演繹,更多的是標準,更少的是個性。我想或許是唱片工業的發展帶來的一個結果,就是人們的耳朵被那些最好的錄音訓練得嚴格了,技術上的要求越來越高,所謂名演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以至於各種演奏逐漸趨同。(唱片業的發展帶來的另一個結果是一些艱深的曲目得以流行,例如Malher的交響曲,人們得以通過唱片反覆聆聽。)當然二戰以後整個世界的變遷也是另一個因素,“昨天的世界”只在茨威格的書里,那個年代一去不返了。歷史錄音的年限無法嚴格界定,學界也有討論,但是我認為1954年可以算是一個一個分野,這一年Furtwängler去世,Toscanini開了他的告別音樂會,也是這一年,立體聲錄音開始興起,舊時代過去了。 Furtwängler和Toscanini的種種,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爭吵總是能吸引人的注意,但我覺得還是一個性格的問題。有人就是喜歡托氏的一板一眼整齊劃一,有人卻愛富氏的自由速度,其實是蘿蔔青菜,口味不可強求。不單于音樂,嚴謹與浪漫之別,在許多領域都成為不止息的爭論乃至訣別,其實不如彼此寬容。對於我而言,托氏的錄音我也喜歡的,但是演德奧的作品,總覺得差那麼一點味道。有一次放Toscanini和Horowitz的Brahms Piano Concerto No.2,技巧上沒得說,但總是覺得不對,馬上切換到Furtwangler與Aeschbacher的錄音,頓時覺得,“這就對了”。是不是真正的德奧味我不曉得,但是我喜愛富氏那種天馬行空的感覺。 拉拉扯扯了一些,無非是解釋一下我為什麼收藏富氏的錄音。網絡上關於富氏的資料已經很翔實,中文資料也很多,特別是Francis Zhou的博客。所以我也沒有什麼可添加的,按照自己的興趣,寫點評論,或是翻譯點文章,再加一點點個人感想,也算是對中文讀者的一點點裨益吧。 Wilhelm Furtwängler, Photo by August Sander 在說錄音之前,先說說照片吧,也算是本行。我掃描了一張大師的照片,不曉得是否有在別的地方看到過,攝影師同樣也是一位大師,August Sander(桑德)。桑德是類型學的先驅,他拍攝的Fa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