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服聖靈行事的教會:《見證的火炬》讀後 On the Church walking in the Spirit: Refection on "the Torch of the Testimony"

書籍信息:

  • 見證的火炬–二千年教會的屬靈歷史,約翰·甘乃迪著,劉志雄譯,提比哩亞,1997,第二版
    (同譯本另有逐家版本)
  • The Torch of the Testimony, John W. Kennedy,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Christian Book Publishing House, translated by Peter Liu, 1997, Tiberias Publisher, Taiwan

這本書前前後後斷斷續續讀了一年多,終於讀完了。教會歷史也是一份寶貴的屬靈財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當今我們所處理的教會的問題,雖然在現代性的環境之下,卻也和歷史緊密相連。
不同與學院派的教會史,這本書着力於教會的“屬靈”史,講述聖靈在教會中的工作;不求記述教會史的一切事件,乃至於成為學術文獻,而是着重於教會中屬靈生命的美好見證和聖靈的工作。
在全書的論述中,我認為有三個最為重要的觀點:

1、屬靈生命與組織化的教會的抗爭

在教會的歷史中,逼迫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我們會看到,教會一次又一次的受到世俗力量的逼迫,但是教會卻沒有被打倒,而是越發的興旺。無論是教會歷史的初期,還是近現代的歷史,以至於就是當下正在發生的,例子比比皆是,不敷述。另一個方面卻讓人十分的失望,就是教會本身的問題,或是來自“教會”內部的逼迫,成為屬靈工作的主要障礙。
一個很顯著的例子就是所謂的歐洲“基督教”王國所掌控的中世紀,特別是其中的“黑暗時代”,成為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之一。和慕道友談到教會的時候,許多人都會提到,面對教會的歷史中屢屢出現的種種問題,如何能夠證明教會是一個聖潔的團契,如何能夠說明教會中有愛的彰顯。
這本書給了這個問題一個答案,屬靈的教會和我們所能看到的有形的“教會”之間,有着本質的區別。我們講到地上的“教會”史,確實有着很多的缺欠與破口,但是這些並不是神的工作,而恰恰是抵擋神的。
這本書作者、譯者的信仰背景,和弟兄會有着密切的關係。弟兄會的一個特點,就是反對組織化的教會形式,強調聖靈的帶領,堅持信徒皆祭司的聖經教導,反對教會裡的聖品制度或是等級制度,排除教會中神職人員和平信徒的區別,更不能接受牧師傳道人管理的系統。
在這裡我們並不是要強調宗派的區別,而是要找到聖經的原則。“主的靈在哪裡,哪裡就得以自由。”(林后3:17)教會應當是一個自由的地方,當然這個自由不是沒有限制為所欲為的自由,乃是在神的聖潔公義慈愛中追求屬靈的一切美善的自由。可是我們在現實的教會中,常常看不到這樣屬靈的自由,而是一種轄制:是教義的爭論、是權柄的辯論、是傳統的束縛,還有努力去維持的一種微妙的平衡,彷彿走獨木橋時的謹慎,來達到各方面的滿意,到頭來是忘卻了主的喜悅。
作者是反對宗派主義的,我倒認為宗派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羅馬書第14章的原則,就是在“弟兄”(即已經重生得救的基督徒)當中,為了愛主的緣故,而在一些聖經中沒有直接清楚寫明的教義或是具體辦事的方法上有不同的意見(請注意三個很重要的前提:弟兄、為了愛主的緣故、非關乎基要真理的爭辯),那麼彼此不要論斷,應當互相包容。這樣,宗派是一個解決辦法,就是持相同意見的人在一起聚會,但是很重要的是,不同的聚會之間不應當彼此紛爭、彼此指責,而是要互相承認都是基督的身體,都是為主的緣故,並且在基督耶穌里要彼此接納。
遺憾的是,現實中的宗派系統,往往不是在屬靈的事情上彼此包容彼此接納,而是因為人的權柄與紛爭,彼此指責彼此對抗,這樣的宗派主義,偏離於了聖經的教導,阻礙了聖靈的工作。另一方面,每個宗派本身,又形成了自己的組織結構和形式化的系統,有自己的權柄體系,將地方教會置於宗派系統的管理之下。作者認為,這些都違背了聖經的原則,成為屬靈生活的主要障礙。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羅馬天主教,高度的形式化,極其重視屬人的權柄,高舉教會的傳統。雖然我們現在所稱的基督教,也就是基督教新教,當年的抗議宗或者復原教,試圖從天主教形式化的墮落中找回聖經的真理,但是我們看到新教的歷史,我們也會發現,很多屬靈的運動,在那種聖靈的感動之後,很快成為另一個組織化的教會系統,建立其自己的權威,宛若一個小的羅馬天主教。而那些堅持獨立教會原則、走屬靈生命道路的教會,往往受到這些或大或小的教會組織系統的逼迫。
從人的角度出發,總是有一種天性,就是很害怕教會沒有組織沒有管理系統,於是要在聖經之外設立各樣的制度,制定各樣的章程,樹立各樣的權柄,於是凡事都有章可循,不需要去尋求神的心意,不必要去追求神的喜悅,只要按照這些章程、按照這些條例,一切都可以解決。於是,這樣組織化的教會,對於人來說是很舒服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但是聖靈的帶領在哪裡呢?“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加5:25)”。當年五旬節聖靈降臨,是教會在地上的歷史的開始;如今,在地上的每個教會,是否還在聖靈的帶領中行事呢?還是因為各樣的組織與條例喪失了聖靈活潑的工作,因為各樣的活動和事工忘記了對神的心意的尋求?

2、教義教條、聚會形式和屬靈原則的關係

教義是信徒對於聖經真理的總結。教義的產生,是本着一個美好的願望,讓信徒可以更容易地掌握聖經的真理,減少理性上的疑惑;但是這種邏輯的工作,不知不覺也很容易混入人文主義的影響,試圖讓教義成為一個自洽的體系,並且期望在這個體系中解決一切的神學問題。
如前所述,教會的組織希望讓人對教會的管理感到舒適,感覺到不需要聖靈也可以讓教會很好的運作;類似的,教義系統的建立,讓人感到不需要聖靈,也可以來解釋一切真理,來抵擋一切的疑惑。一定程度上說,這可能是一個新的巴別塔,用一磚一瓦堆砌起來,來彰顯人的榮耀。
正如作者說,“我們以教義建立教會,而不再以基督來建立教會。”現在許多的教會,特別是宗教改革以後的教會,走的就是教義的道路,而沒有注重聖靈活潑的帶領。更有甚者,因為害怕極端靈恩派的教導,不敢碰任何聖靈的事情,否定一切神跡奇事,甚至於談聖靈變色。教會是要“靠聖靈行事”,如果一個教會成為談聖靈變色的教會,這是什麼樣的一個組織?!
“教條本身後來已無法保護教會的屬靈生命,屬靈生命才是正確教義最好的保護者。”事實上,無數的經驗表明,空談教義,是沒有意義的,而且爭論常常是在血氣之中的,沒有任何真實的益處,只有讓神的工作更加遠離。
教會另外面臨的一個危險,就是傳統和形態。一個教會不能夠沒有禮儀,但是禮儀不應當成為一種死的敬拜。“正如屬靈生命決定教義一樣,同樣,也是屬靈生命來決定形態。”如果一個教會沒有聖靈活潑的帶領,那麼這個教會的禮儀、形式也不會是一種活潑的與主交通的方式,而是成為這種交通的障礙,將人和神分割開來,使得人們在自己的形式中自我滿足,而忽略了是否得到神的心。
作者在這幾個方面的論述,是很有見地的。我自己也常思考,什麼是真正的基督信仰,什麼是真正的基督教會。從人的角度來看,我們很喜悅滿足於一種形式上的敬拜,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滿足某種宗教儀式,那麼我們已經盡到自己的義務,於是也得到了神的喜悅,這樣我們就不要再做什麼,可以怡然自得了。在這樣的心理下,基督信仰就會失去其生命,成為一種死的宗教,在其中,不論是聚會是查經是敬拜是讚美是靈修是交通,都成為一種形式,是人的活動,而不是行在神的心意之上。這樣,就把神的教會變成了人的組織,變成了世界上的一個小團體、俱樂部。

3、屬人和屬神的教會

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是基督聖潔的新婦。教會是神的教會,如果和神分離,教會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但是如今,有太多的教會,就是在喪失了和神的關係中“存在”。這種事情,在教會的歷史上反覆出現,彷彿每一個屬靈運動,在開始的時候,都是聖靈的強烈做工,神帶領祂的“余民”,那些在原有的已經失去了活潑性的教會中單純追求神的信徒,離開這個當時的聚會,在聖靈的帶領下單純的為主做工,這實在是一件好得無比的事情。但是這樣的工作往往不會持久,而是在一定的程度之後就會喪失。作者給這個現象做了一個解釋:“屬靈運動的衰退都是當教會強大到一個地步,可以自己應付外來的逼迫,他們就開始對於人的忠貞越過藉着聖經直接對主的忠貞。”
在中國教會的歷史上,神曾經興起幾位祂重用的僕人,為祂做了很大的工作。比如基督徒聚會處,在1949年的時候,是中國第二大的教會系統,但是後來因為各種的原因,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其中的有一點,就是“對基督為主最大的威脅就是對人的忠誠……高舉身邊某個有良好品行的人容易,高舉看不見的耶穌就不容易;跟隨身邊某個看得見的人容易,跟隨肉眼看不見的耶穌就難了。”
教會的歷史,一次一次從屬神的歷史變成了屬人的歷史,這是我們所要感嘆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雖然一次一次的,由人的工作代替了神的工作,但是教會從來沒有被摧毀,從來沒有的拔出,相反的,福音的工作在擴展,主所吩咐的大使命正在被踐行,就是福音正在傳往地極。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從我們來看,人的工作可能破壞教會的純潔性,讓教會進入一種危險的光景中;但是教會不僅是我們的教會,也是神的教會,神從來沒有放棄祂的教會,而是要“用水藉着道將教會洗凈”,可以“獻給自己,做個榮耀的教會”,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因此,我們看到教會的困難的時候,也不必灰心失望,因為神必有安排,祂會完成祂所開始的工作。
“有不少基督徒團體非常希望教會遍受歡迎,他們想辦法來吸引世界,然而這些團體對世界沒有什麼吸引力,因為真正的教會是這世界所不能明白的。人們乃是被教會中主的子民的見證帶進教會的”。
教會的使命,就是在聖靈的帶領下,為主做見證(參徒1:8)。我們現在有太多的學問,教會管理、敬拜學、講道學,不一而足,但是不可缺少的,就是敬拜天父、高舉耶穌、順從聖靈。教會是金燈台,教會是見證的火炬,而上面所燃燒的火,就是聖靈的火焰。

(本文原發表於陳陽文存,原文地址:http://www.chenyang.net/?p=826)

BCCC主日學靈程七講之七:耶穌之再來 Sunday School Outline: The Returning of Jesus

按:本文參考賈玉銘牧師的講義,與2009年12月15日在布魯明頓華人基督教會第一次傳講。2010年夏天結合“信徒受審判”,在中國極北方一教會系統講論末世論。學習末世論,並不是消極的事情,而是讓信徒警醒,知道現在所當行的,也帶來盼望,更積極地按照主的吩咐,去過現在的生活。

布魯頓華人基督教主日學靈程七之七

耶穌之再來

所以你要把所看見的,和現在的事,並將來必成的事,都寫出來。(啟一19)
此後,我觀看,見天上有門開了,我初次聽見好像吹號的聲音,對我說,你上到這裡來,我要將以後必成的事指示你。(啟四1)
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因為日期近了。(啟一4)
一、基督降臨空中,教會被提到與主相遇
我們現在照主的話告訴你們一件事.我們這活著還存留到主降臨的人、斷不能在那已經睡了的人之先.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 神的號吹響.那在基督裡死了的人必先復活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帖前四15-17)
二、七年大災難:第七十個七
為你本國之民、和你聖城、已經定了七十個七、要止住罪過、除淨罪惡、贖盡罪孽、引進〔或作彰顯〕永義、封住異象和豫言、並膏至聖者。〔者或作所〕你當知道、當明白、從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直到有受膏君的時候、必有七個七、和六十二個七.正在艱難的時候、耶路撒冷城連街帶濠、都必重新建造。過了六十二個七、那受膏者〔那或作有〕必被剪除、一無所有、必有一王的民來毀滅這城、和聖所.至終必如洪水沖沒、必有爭戰.一直到底、荒涼的事已經定了。一七之內、他必與許多人堅定盟約、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與供獻止息.那行毀壞可憎的〔或作使地荒涼的〕如飛而來、並且有忿怒傾在那行毀壞的身上、〔或作傾在那荒涼之地〕直到所定的結局。(但九24-27)
七十個七的解釋:
主前445年,重建耶路撒冷(尼希米重建城牆),開始七十個七;
主前405年,經過七個七,聖殿完工;
主後29年,經過六十二個七,耶穌被定十字架,受膏者被剪除;(猶太歷法計一年360天)
(間隔:教會時代,外邦人得救)
將來的日子:耶穌降臨空中,第七十個七開始,即末世的大災難。
地上:七年災難,敵基督掌權
災難的代表:七印、七號、七碗
(啟示錄六至十八章)
空中:基督台前的審判(第三種審判,參見前一講)
因為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臺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林後五10)
空中:羔羊的婚筵
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他.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豫備好了。就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天使吩咐我說、你要寫上、凡被請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又對我說、這是 神真實的話。我就俯伏在他腳前要拜他。他說、千萬不可.我和你並你那些為耶穌作見證的弟兄同是作僕人的.你要敬拜 神.因為豫言中的靈意、乃是為耶穌作見證。(啟十九7-10)
三、基督降臨地上,消滅敵基督的國度
我觀看、見天開了.有一匹白馬.騎在馬上的、稱為誠信真實.他審判爭戰都按著公義。他的眼如火焰、他頭上戴著許多冠冕.又有寫著的名字、除了他自己沒有人知道。他穿著濺了血的衣服.他的名稱為 神之道。在天上的眾軍、騎著白馬、穿著細麻衣、又白又潔、跟隨他。有利劍從他口中出來、可以擊殺列國.他必用鐵杖轄管他們.〔轄管原文作牧〕並要踹全能 神烈怒的酒醡。在他衣服和大腿上、有名寫著說、萬王之王、萬主之主。我又看見一位天使站在日頭中、天空所飛的鳥、大聲喊著說、你們聚集來赴 神的大筵席.可以喫君王與將軍的肉、壯士與馬和騎馬者的肉、並一切自主的為奴的、以及大小人民的肉。我看見那獸、和地上的君王、並他們的眾軍、都聚集、要與騎白馬並他的軍兵爭戰。那獸被擒拿、那在獸面前曾行奇事、迷惑受獸印記、和拜獸像之人的假先知、也與獸同被擒拿.他們兩個就活活的被扔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裡.其餘的被騎白馬者口中出來的劍殺了.飛鳥都喫飽了他們的肉。(啟十九11-21)
哈米吉多頓之戰
那三個鬼魔便叫眾王聚集在一處、希伯來話叫作哈米吉多頓。(啟十六16)
魔鬼在無底坑被捆綁一千年
我又看見一位天使從天降下、手裡拿著無底坑的鑰匙、和一條大鍊子。他捉住那龍、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但、把他捆綁一千年、扔在無底坑裡、將無底坑關閉、用印封上、使他不得再迷惑列國、等到那一千年完了.以後必須暫時釋放他。(啟廿1-3)
第四種審判:根據對待猶太人的態度,對列國萬民的審判
當人子在他榮耀裡、同著眾天使降臨的時候、要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萬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們分別出來、好像牧羊的分別綿羊山羊一般.(太二五31-32)
到那日、我使猶大和耶路撒冷被擄之人歸回的時候、我要聚集萬民、帶他們下到約沙法谷.在那裡施行審判、因為他們將我的百姓、就是我的產業以色列、分散在列國中.又分取我的地土.(珥三1-2)
第五種審判:以色列人受審判
我必帶你們到外邦人的曠野、在那裡當面刑罰你們。…我必從你們中間除淨叛逆和得罪我的人、將他們從所寄居的地方領出來、他們卻不得入以色列地.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主耶和華說、以色列家阿、我為我名的緣故、不照著你們的惡行、和你們的壞事待你們.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結二十33-44)
四、千禧年的國度
我又看見幾個寶座、也有坐在上面的、並有審判的權柄賜給他們.我又看見那些因為給耶穌作見證、並為 神之道被斬者的靈魂、和那沒有拜過獸與獸像、也沒有在額上和手上受過他印記之人的靈魂.他們都復活了、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這是頭一次的復活。其餘的死人還沒有復活、直等那一千年完了。在頭一次復活有分的、有福了、聖潔了.第二次的死在他們身上沒有權柄.他們必作 神和基督的祭司、並要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啟廿4-6)

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牽引他們。牛必與熊同食.牛犢必與小熊同臥.獅子必喫草與牛一樣。喫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斷奶的嬰兒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賽十一6-9)
五、魔鬼被扔硫磺火湖

第六中審判:對不受本位的天使的審判
又有不守本位、離開自己住處的天使、主用鎖鍊把他們永遠拘留在黑暗裡、等候大日的審判。(猶6)

那一千年完了、撒但必從監牢裡被釋放、出來要迷惑地上四方的列國、〔方原文作角〕就是歌革和瑪各、叫他們聚集爭戰.他們的人數多如海沙。他們上來遍滿了全地、圍住聖徒的營、與蒙愛的城.就有火從天降下、燒滅了他們。那迷惑他們的魔鬼、被扔在硫磺的火湖裡、就是獸和假先知所在的地方.他們必晝夜受痛苦、直到永永遠遠。(啟廿7-10)
六、白色大寶座的審判(✝第七種審判
我又看見一個白色的大寶座、與坐在上面的.從他面前天地都逃避、再無可見之處了。我又看見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案卷展開了.並且另有一卷展開、就是生命冊.死了的人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於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陰間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們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審判。死亡和陰間也被扔在火湖裡.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若有人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他就被扔在火湖裡。(啟廿11-15)
七、新天新地
原有的世界被或焚燒:
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銷化、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切切仰望 神的日子來到.在那日天被火燒就銷化了、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鎔化。 (彼後三10-13)
新天新地:
我又看見一個新天新地.因為先前的天地已經過去了.海也不再有了。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 神那裡從天而降、豫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啟廿一1-2)
結論:了解末世論的意義
1、苦難中的盼望
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林後四16-18)
2、激勵信徒過聖潔的生活
親愛的弟兄阿,我們現在是神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他。因為必得見他的真體。凡向他有這指望的,就潔凈自己,像他潔凈一樣。(約壹三2-3)
再者,你們曉得現今就是該趁早睡醒的時候,因為我們得救,現今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我們就當脫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羅十三11-12)

你們也當忍耐,堅固你們的心。因為主來的日子近了。(雅五8)
3、將來與主同得榮耀
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既是兒女,便是後嗣,就是神的後嗣,和基督同作後嗣。如果我們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榮耀。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羅八16-18)
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眾子顯出來。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神兒女自由的榮耀。(享原文作入)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嘆息勞苦,直到如今。不但如此,就是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也是自己心裡嘆息,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乃是我們的身體得贖。(羅八19-23)
哈利路亞。因為主我們的神,全能者,作王了。(啟十九6)
Hallelujah! for the Lord God Omnipotent reigneth.(Revelation 19 : 6)

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十一15)
The kingdom of this world is become the kingdom of our Lord, and of His Christ; and He shall reign for ever and ever.(Revelation 11 : 15)

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啟十九16)
King of Kings, and Lord of Lords.(Revelation 19 : 16)

主耶穌阿,我願你來。(啟廿二20)
(本文原發陳陽文存,地址:http://www.chenyang.net/?p=820

四家論高鶚 Four Opinions on the Last Forty Chapters of the Stone Story

近日讀了些較早的紅學論著。緣由甚巧,在上海書攤偶見林語堂先生的《平心論高鶚》,躊躇未購,至北京又見同樣的內容,書內還附有胡適先生的《紅樓夢考證》和俞平伯先生的《紅樓夢研究》,於是決定一讀。
之前寫了兩篇紅樓的文章,現在想起來很慚愧:當時是久別後又撿起,許多印象淡薄了;現在想來,不少論述是錯誤的。
第一篇文章(末世裡一縷悲涼–談《紅樓夢》與《京華煙雲》),我以為可取之處,在於論述《紅樓夢》的悲劇性,認為紅樓的悲劇,不僅僅是愛情層面,而是一個大廈將傾時無可奈何的全面悲劇。文中也有一個很大的錯誤,我以為林語堂先生寫《京華煙雲》是在甲戌本發現以後,他或許會認同胡適等考證派的紅學觀點。現在看來,此說大謬,林語堂所認定的,后四十回是雪芹原著,高蘭墅不過是修訂者。
於是回想起近期看的一些早期紅學文章,比較不同著者的觀點,再參照現在所流行的主流論點,略略思索,彷彿有些趣味。
首先是胡適先生的《紅樓夢考證》,1921年完成,“新紅學”的開山之作。這篇文章其實極短,主要內容是對舊紅學宣戰,也就是蔡元培先生等所倡導的“索隱派”。索隱派認為紅樓夢是在隱射清朝的某些事件,比如順治帝和董鄂妃,或是納蘭性德家事,或是說為反清復明而作,不一而足,胡適都一一批駁,提出自己的觀點:紅樓夢是曹雪芹以自己的家事為基礎所創作的一部自傳性小說,這是考證派新紅學的第一個論點。
考證派的第二個論點,即后四十回為高鶚所續,在《紅樓夢考證》中提到卻沒有詳細論述。蓋因此文寫於胡適得到“甲戌本”之前,當時他認為曹雪芹只完成了八十回,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才有一百二十回的紅樓夢,程偉元是說謊者,后四十回是高鶚所著。不過得到脂批本之後,胡適的觀點略有改變,因為脂本中明確暗示了後半部的情節,於是胡適也認同曹雪芹是完成了後半部(至少是殘稿)的。
在胡適之後,俞平伯先生的《紅樓夢研究》了承續《紅樓夢考證》的主要論點。這部書早先是1923年上海亞東圖書館出版的《紅樓夢辯》,之後幾年中有許多紅學史料被發現,特別是甲戌本和庚辰本兩個脂本的問世。1950年俞平伯修訂了《紅樓夢辯》,於是有《紅樓夢研究》一文。
這篇文章比胡適的文章長很多。胡文更多論述新紅學第一論,即自傳說,俞文即矛頭直指高鶚,主要內容是論述續書的不可能、論證后四十回是高鶚的作因、以及批駁高續的粗劣之處。俞平伯舉出許多例子,認為程偉元所謂得到的后四十回的回目就是假的,後來巧得其餘書稿更是無稽之談。高續和前八十回有一些不銜接的地方。俞平伯認為特別有矛盾的,列舉了二十點,包括寶玉中舉、出家的方式以及封為文妙真人、賈府沐恩延世澤、黛玉論科舉、寶釵籠絡寶玉、賈母鳳姐對黛玉態度之改變等等。可以發現,現在主流紅學的論點,多是基於俞平伯這篇文章的。值得一提的是,俞平伯的文章正文中還沒有以脂批作為根據,只是依據文本的內容得出了這些結論;當然其中許多被後來的脂批研究所支持。
對於高鶚的作用,胡適和俞平伯也說了一些肯定的話。紅樓夢是中國舊小說中罕見的一部悲劇結尾的作品。在那個不容悲劇、喜好大團圓結局的年代,有許多紅樓夢的續書人(在高本之後續的),巴不得把黛玉寫得起死回生,讓寶玉封王拜相才好;在那個時代背景下,高鶚的狗尾續貂以假亂真刻意隱瞞(按照胡、俞的觀點),讓人錯以為這是雪芹原著,以至於不敢從八十回起亂改,總還是大抵保留了原著的悲劇意味。從這點看來,高鶚是有貢獻的。
林語堂先生於1957年做了《平心論高鶚》一文,主要批駁俞平伯的觀點。題曰“平心”,林語堂寫得很犀利的。文章逐條批駁了俞平伯的論點,認為俞平伯提出的后八十回的問題,基本都是他個人的喜好問題,例如以上提出的幾點,是他不喜歡情節如此發展,但是和前八十回的伏筆和暗示卻沒有根本的矛盾,倒是基本吻合。至於在脂批中提到而後四十回里沒有的那些情節,有許多是在脂硯齋的時候就“迷失無稿”的,高鶚得到的是一個殘稿,遺失的部分自然是已經遺失了,和前面不銜接的責任不在高鶚身上。還有一些文本的硬傷,比如人物年齡忽大忽小的問題,在八十回就有,也不是高鶚單獨弄出來的。從客觀上說,林語堂認為如果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尋常”只弄出了個八十回,高鶚卻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續出了四十回,還和前面的情節大體銜接妥當,言語和原著很相近,若是如此,高鶚的才情必遠在曹雪芹之上,實在是不合情理的。
值得一提的是,俞平伯晚年對高鶚續書說的觀點也有所變化。這是在林語堂的文章之前就開始有的變化,但是相信林文應當也起了一些作用。林語堂文中批判了俞平伯,多有調侃之詞;也對周汝昌不太客氣,大約是因為周汝昌五十年代出版的《紅樓夢新證》有些那個年代的語調,咄咄逼人,所以林語堂也就對他咄咄逼人一把。後來周汝昌在七十年代再版的《紅樓夢新證》裡面又嚴詞反駁了林語堂,或許還是和年代有關,少不得用些文革語言了。當然這是題外話。
最後要提的是張愛玲於1976年做的《紅樓夢魘》,這在前文(三歎紅樓夢未完)已經提過了,不詳論。和前面三位的觀點不同,張愛玲認為紅樓夢是一個未完稿,在曹雪芹的十年修改中,有很多人物、情節、結局的變化。“舊時真本”是早期的一百回本,已經完成了的,然而後來曹雪芹繼續修訂,又加入“風月寶鑒”一書的內容,而這個修訂並沒有完成。對於今本后四十回,張愛玲相信是高鶚續的,並沒有就此論證。
總結一下各家的觀點:
曹雪芹是否寫完了紅樓夢?

  • 是:胡適(後期觀點)、俞平伯、林語堂
  • 否:胡適(早年觀點)、張愛玲

今本后四十回是否是曹雪芹的原著(或在殘稿上整理)?

  • 是:林語堂、俞平伯(晚年觀點)
  • 否:胡適、俞平伯(早年觀點)、張愛玲

“舊時真本”是否是曹雪芹的原著?

  • 是:張愛玲
  • 否:俞平伯、林語堂

現今的紅學,仍然有一小部分索隱派,不大成氣候;劉心武的“新索隱派”,接受了新紅學考證派自傳說的論點,又認為曹家捲入了雍正乾隆朝的一些無法確切考證的謀反事件,也算是自圓其說的一家之言。而更“正統”更主流的考證派紅學家周汝昌和馮其庸雖然彼此矛盾甚深,但基本都是繼承了胡適俞平伯的衣缽。
最後談一點自己的看法,就我看來,從個人閱讀經驗而言,不做那麼多的理論分析,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的差別的確是明顯的,就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也會覺得后四十回有點怪怪的,從八十回到八十一回彷彿一個大轉彎,感覺上非常明顯;后四十回的一些情節,確實不甚喜歡,這點我同意俞平伯先生;而林語堂先生的論據也是有道理的,喜不喜歡是一回事,但是高鶚也有可取之處,或許續書真不是憑地起高樓,多多少少有些曹雪芹原著的底子吧。周汝昌晚年一定要讓寶玉和湘雲“白首雙星”,可是黛玉要先亡、寶玉又要先娶寶釵,還要兩次出家,這裡面的關係實在是理不清,也無法理解;寶玉湘雲之說,來源於“舊時真本”,我倒願意相信張愛玲所說的,這是一個早期稿本。把早期晚期都混在一塊兒,然後想辦法圓場,用林語堂先生的話說,真是“縱然糊塗了案,到底意難平”。
(本文原發“落楓居·陳陽文存”,原文地址:http://www.chenyang.net/?p=813)

敬虔中與主相遇:至聖之主今受傷(O Sacred Head, Now Wounded)新譯  A new Chinese translation of “O Sacred Head, Now Wounded”

復活節時翻譯了一首詩歌,“O Sacred Head, Now Wounded”,英文版有11段。這首詩歌常見的翻譯是劉廷芳博士於1929年完成的,題目叫“至聖之首受重創”,也有一些詩歌本稱之為“受難歌”,翻譯了其中的四段。從譯文的角度來說,這個翻譯用語非常優美,那時的國文水平,實在是今人難以企及的。我很喜歡這個翻譯,但是對於現今之聚會,未免有些晦澀;另外我一貫堅持,每首詩歌都是一個整體,作者寫了多少段,是不能拆分的。因此斗膽在前輩翻譯的基礎上,重譯了全部十一段歌詞。在談譯文之前,先分享一下作者和這首詩歌的故事。

一、明谷的伯納德(Bernard of Clairvaux)

中世紀的歐洲,是一個“基督教”的世界。宗教改革以後,由於和羅馬天主教的分野,復原教(新教)中的信徒對於中世紀歐洲教會的評價也多是比較負面的。而在教會之外,對於中世界也有廣泛的偏見,一些人文主義者稱中世紀早期甚至整個中世紀為黑暗時代(Dark Age)。因此,當人們把這段時間當成一片黑暗的時候,也常常忽略了其中一些聖徒的美好的見證。
實際上,相比與如今教會受到世俗化嚴重影響的狀況,雖然一些做法我們並不贊同,但是中世紀教會許多敬虔的傳統是我們應當學習的。例如修士和隱修制,從復原教的立場看來,是不贊同這種苦待己身的做法的,但我們可以確實的看到,許多修士是在捨棄身體的舒適去努力的追求敬虔。改教以後,平信徒不能閱讀聖經這種不合理的規定被廢除,信徒對神的話語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是在許多復原教教會,對於聖經的理性解釋和對於教條教義的爭論,成了教會生活的主要方面,而原先大公教會(Catholic Church,在宗教改革以前指歐洲西方的教會,在宗教改革以後才指天主教會)中敬虔的傳統,卻慢慢丟失了。
這首詩歌的作者明谷的伯納德(Bernard of Clairvaux),就是我們所不應當忽視的一位在中世紀敬虔追求主的聖徒。在他的詩歌中,我們可以深切地體會到他和主親密的交通。這裡先簡要敘述一下他生平的見證。


Bernard of Clairvaux(1090-1153)

Bernard於1091年出生在法國的楓丹(Fontaines),父母都是貴族。母親Aleth是一位非常敬虔愛主的姊妹。她懷Bernard的時候曾有這樣一個異夢,夢見一隻紅棕點的小白狗,很兇悍地狂吠著。她去請教一位長者,他說,“這孩子生下來,要成為神家中忠誠的看門者,而且是最有力的出口”。
在母親的管教下,Bernard從小就培養出單純、順從、殷勤和勇敢的性格。雖然有許多世俗的朋友,也受到許多世界上的誘惑,但是他還是把自己交託在主的手裡,求主幫助他對付肉體的情慾,也把生命完全獻給主。17歲那年,他的母親去世了,死的時候非常安詳,彷彿躺在主的懷中。也許是因為這一件事情,詩人對於死亡和永恆有著特別深邃的思考。在本文要談到的詩歌中,他多次提到離世的時候要與主同在。詩人說,“以後在我的一生,我遇見每一件事情,我總要拿‘永遠’來衡量它,看它是否是為‘永遠’效力的呢?
二十歲的時候,Bernard彷彿感到從天而來的呼召,去參加十字軍,做一位耶穌基督的戰士。(我們現在談到十字軍東征,受到不同史觀的影響,多半是負面的評價。但是當時還是第一次十字軍東征,許多信徒都是單純抱著為主爭戰的心而去的。)有一天,當他正在騎馬前行的時候,突然深陷在沉思之中,世界的虛榮浮華在他腦中一一呈現。這時,在他心中有一個聲音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太11:28-29)”主耶穌的話語打動了他的心,使他充滿了對天國的渴望。於是,他在路邊的一間教堂停下,跪倒在祭壇(與復原教教堂不同,天主教堂常有祭壇altar)前,傾出全心向主禱告,於是平安降臨在他身上,他深知那是神的回應,也知道他在基督裡已經是新造的人。於是,他做出決定,放棄成為武士的心志,決心負起神的軛,就是學習基督的柔和與謙卑,去做神的僕人。
在22歲那一年,Bernard進入了當時最貧窮、不為人知但是嚴謹追求神的西妥(Citeaux)修道院。雖然一度有家人的反對,但是神在他家中做工,在一年之內,有三十位青年與他同去,其中三位是他的親兄弟。
使徒保羅說,“只是要棄絕那世俗的言語、和老婦荒渺的話、在敬虔上操練自己。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提前4:7-9)”在修道院中,Bernard花許多時間來操練敬虔。後來,他說,“在我才出來服事主的時候,我知道我自己沒有什麼,我也不為自己做什麼,我只是喜歡取下一小束沒藥,放在我的心旁。藉著這一束沒藥,我默想我們的主一生所有的痛苦和患難特別是祂在十架上所喝的那一苦杯,還有祂埋葬時所裹的沒藥。只要我活著,我就要寶貴沒藥的香氣,充滿我所引起的回味。我永遠只看重主為我所做成的恩典,因為在祂的死里,我找著了生命!”“這無窮的回味,一直為我存留,沒有人能夠奪去的,這束沒藥要一直藏在我的懷裡。公義的完全、一切的智慧、救恩的豐富和主所做的一切,都藏在沒藥的奧秘裡面。”“有的時候,我從這些奧秘里,暢飲一服叫我得益的苦劑,隔了一段時間,我發覺它變成安慰我的喜樂油,在我窘迫的環境中扶持我,也在我亨通的時候收斂我。這沒藥不只在我的心中,這是神所知道的,也從我的口中和筆尖流露出來,這是你們所知道的。認識耶穌和祂的十字架是我一生所學的全部!
1115年,進入西妥的修道院三年之後,Bernard被差派到一個名為Valley of Absinthe(苦艾谷)的地方去建立一座新的修道院。當他們一行到達的時候,正好艷陽高照,他們就將那個地方改名為Clairvaux(光明谷)。在這之後的年歲,這裡稱為了弟兄們過信心生活和敬虔追求的操練之地,也成為教宗、主教和君王們經常訪問資詢的地方。
除了在敬虔上的追求,Bernard也擔負其他的指責,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的爭辯”。當時有一位知名的神學教師Peter Abelard教導一種類似與現今的相對主義的學說,認為一切真理都應該經歷挑戰:一個神學上的真理,在哲學上有可能不是真理;而不是真理的東西,有的時候也是可信的。在他本人的神學觀點上,他自己發明出一套三位一體理論,認為父、子、靈是三位大不相同,屬性有異的神;另外他認為基督在十字架上,並沒有代人付上贖價,祂的死,不過是父神的手段,為要藉祂捨身流血的大愛來打動人心而已。(在“陰謀論”流行的今天,我們看到這種說法仍然是多麼“打動人”。)1141年,Bernard根據聖經指出了Abelard的十三條錯誤,很快,教宗和主教們都接受他的斷案,宣布Abelard的學說為異端,保護了正統的信仰。Bernard為真理辯護的行為,也印證了他母親在懷他的時候所見的異象。
1153年8月9日,Bernard平靜地被主接去。在他離世歸主前的一天,他召聚了弟兄們,勸勉他們說:“我沒有留下什麼好榜樣給你們,但有三點,卻是我盼望你們可以好好效法我的,這三點是我一生牢記在心,盡力遵守的。第一,我總是寧可多信任別人的意見,而少信任自己的意見。第二,當人家傷了我的時候,我絕不找機會報復他。第三,我盡我所能的,避免為難別人,萬一我那樣做了,我就盡力平息它。

二、詩歌的相關信息

這首詩歌是Bernard所寫的一首長詩的一部分。原詩的題目叫做“Salve mundi salutare”,意思為“我稱頌世人的救恩”,一共七個段落,每段有五十行,共有三百五十行,分別向主在十架上的七處傷痕禱告,即腳傷、膝傷、手傷、腰傷、胸傷、肋傷和頭傷這七處。詩歌的1495年版本的序言中說:“這是聖伯納多最神聖、最敬虔的禱告。做詩的緣起,是有一次在異象中,救主從十架上垂下來,伸開祂的膀臂擁抱著伯納多。
最後一部分的第一句歌詞為“Salve caput cruentatum”,講述耶穌的頭所受的苦楚,翻譯成英文之後的題目是“O Sacred Head, Now Wounded”,即“至聖之首受重創”。
這段詩歌被路德宗聖詩作者Paul Gerhardt翻譯成德語並收入他所編撰的詩歌集中,首句翻譯為“O Haupt voll Blut und Wunden”。Gerhardt本人也寫了許多聖詩,但他最喜愛的仍是這首“O Haupt voll Bluttund Wunden”,當他臨終彌留的時候,他請人為他唱這首詩歌。
Gerhardt編撰詩歌集的時選用的旋律,原本是Hans Leo Hassler所寫的一首世俗愛情歌曲,他做了一些改編。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們現今所熟悉的旋律,是John Sebastian Bach(巴哈)改編的作品。這也是巴哈本人最喜愛的一個旋律之一。在他的“馬太受難曲”(全稱“根據‘馬太福音’所寫的受難曲”,St. Matthew’s Passion)中使用了五次,在約翰受難曲和其他復活節音樂中也多次出現,甚至在聖誕節清唱劇(Christmas Oratorio)的結束的合唱中也都使用。
英文版也有許多不同的翻譯,其中流傳最廣的是美國長老會牧師James Waddel Alexander的版本,題目即“O sacred head, now wounded”。
教會史學家、中世紀聖詩學者Philip Schaff(1819-1893)曾如此說:“這首古典的名歌,自拉丁文譯成德文,又由德文譯成英文,不但沒有減低其原有的感力,且能以不同的言語,同樣有力地表明來自救主捨身替死的大愛,以及我們由衷的感恩。

三、全詩翻譯

如前面所述,Bernard原本的詩歌是7段350行,目前普遍流傳的只是最後一段的譯文,英譯本分為11段(據稱,英譯本也在原本基礎上有刪減)。更遺憾的是,中文的譯文甚至沒有將這11段歌詞都翻譯過來,只是截取了其中的一部分。因此,當我決定在教會復活節的敬拜使用這首詩歌的時候,我希望增修較老的翻譯以復合現今會眾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也感到有負擔要將這首詩歌完整的意思呈現出來。
我盡量在每一行之內和原詩對應,但是這個翻譯並不是完全的直譯。有一些缺乏背景或上下文就很難以明了的部分,我會使用一些其他的說法代替(例如第一句,直譯應當為“至聖之首”或者“至聖之頭”,但是如果不知道全詩的是在寫基督身體的不同部位的受傷,很難理解這裡為什麼突然出現“頭”,所以改作“至聖之主”)。作為一個聖詩作者,Gerhardt在翻譯為德文的時候採用了是自由筆法;我自己也寫過一些聖詩,我也彷彿能夠明白他的心意,就是在字句上,並不是要拘泥於原來的表述方式,而是力圖讓讀者能夠明白其中的精意。
翻譯的過程是非常美好的。在那幾個小時中,我彷彿和作者在一起禱告,一起親近神。這首詩歌真是一受傾心禱告的詩歌,是作者在向神傾吐心中的說話,是信徒和主親密的交通。因此,在翻譯的時候,我也避免使用太大太深的詞匯,而是盡量採用一些比較直接、情感強烈的詞句。在其中幾個段落使用了重疊的詞,一方面是為了復合歌曲的旋律,另一方面也是要增強這種效果。
在詩歌裡面,詩人並不局限在描述基督受難的苦楚,而是在禱告中對主的受難對死亡對永恆有很深刻的思考。整個詩歌的調子,前面是為主受苦而感到的悲憤和憂傷;中間主要是為自己的罪痛悔,並且為主所成就的救恩而獻上的感恩,要去追求與主的同在;後一段是堅定、勇敢的宣告,因主藉著死敗壞了掌死權的,祂已經得勝。所以在詩歌的後幾段,詩人在強調的是與主連結,並且期望在離開世界的時候進入與主永遠的同在。從這個角度考慮,譯文在不同的段落,也有不同的語氣。例如,原文兩次出現十字架,並沒有修飾語,但是我將前一處修飾為“寶貴十架”,而最後一段則使用“榮耀十架”。因為主耶穌的受難對於我們每個信徒是寶貴的,是要觸及到我們心中的;而主的死又是得勝的,祂已經復活進入榮耀中,我們將來也要在榮耀裡與主同在,這是何等大的盼望!所以,全詩結束在“我將定睛於救主,榮耀十字架上。因信我與袮相擁,袮已戰勝死亡!”我相信,這不僅是一首受難歌,也是基督徒因著主在死亡面前誇勝的明證,是堅定的榮耀的凱歌。
1、
至聖之主今受傷 憂傷羞辱難當
世人輕蔑戲弄主 唯戴荊棘為冠
仰望慈容何慘淡 忍受辱罵鞭傷
聖容此刻竟黯然 當日明如晨光
2、
愛主!袮為何受苦 甘為罪人喪亡
我罪!我罪何其重 袮卻為我受傷
我主!親愛的救主 我應得袮刑罰
大愛!何等的大愛 賜我永遠恩光
3、
至高聖容何竟遭 嘲笑戲弄譏諷!
萬有本當敬畏主 在袮眼前逃遁
仰望慈容何慘淡 忍受辱罵鞭傷
聖容此刻竟黯然 當日明如晨光
4、
如今袮容顏消褪 昔日美麗輝煌
在袮紅潤嘴唇中 曾滿恩言流淌
冷酷極刑奪生命 救主走向死亡
世界喧囂爭鬧中 交付生命力量
5、
我應受袮的苦難 袮卻為我擔當
全是!全是我過犯 為何袮受重創
讓我撲倒袮腳前 悲憤彷彿應當?
主求袮賜我憐憫 莫要將我遺忘!
6、
有何言語堪感激 主袮是我最想
袮為我悲傷喪亡 此愛存至天荒
主!我要永遠屬袮 讓我傾袮慈懷
永不!永不離開袮 愛比生命更長
7、
大牧人求接納我 歸袮守護有方
至大祝福已賜我 神恩無盡無量
在袮唇中滿恩言 真理慈愛久長
袮靈常常領我到 至高喜樂天堂
8、
我與袮再無別離 時刻我在袮旁
主!求袮莫拋棄我 若我讓袮心傷
當我長離此世時 死陰幽谷森森
在袮至深怒氣中 緊抓袮的臂膀
9、
無口能述這喜樂 超過世間千萬
袮身體已為我捨 讓我安然隱藏
生命之主配作王 應得無限榮光
呼出我靈全向袮 在寶貴十架旁
10、
救主!求袮親近我 當我面向死亡
袮同在我心歡暢 永不將我遺忘
我將與世長離別 彼岸卻不孤單
但求去盡我苦痛 袮已為我受傷
11、
是我安慰與盾牌 臨別更顯剛強
在那臨終一刻時 將袮受難回想
我將定睛於救主 榮耀十字架上
因信我與袮相擁 袮已戰勝死亡!

附一:詩歌的其他翻譯

一、劉廷芳博士(1891-1947)於1929年的翻譯,最通行的中文譯本,根據英文版翻譯。劉廷芳曾經任北京大學心理系教授,燕京大學宗教學院院長,曾出版《生命雜誌》、《真理周刊》。
(一) 至聖之首受重創,希世痛苦難當;
遍壓荊冠皆恥辱,譏評,嫌怨,懮傷;
仰瞻慈容何慘淡?想見滿懷凄愴!
此刻愁雲掩聖范,當年基督輝光。
(二) 眼見我主英勇力,戰爭中間消盡,
眼見冷酷的死亡,剝奪主身生命;
嗚呼痛苦又死亡,因愛萬罪身當!
懇求施恩的耶穌,轉面容我仰望。
(三) 我用何辭來感謝,如斯高誼奇恩,
成仁臨難之悲哀,無量慈悲憐憫?
懇求收我為弟子,忠愛永不變更;
千萬千萬莫容我,離開主愛偷生。
(四) 將來與世長別時,懇求迅速來臨,
賜我自由與安慰,昭示寶架光明;
凡百守信而死者,因愛雖死猶生;
願我微心起大信,與主永遠相親。
二、趙紫宸博士(1888年-1979年)的翻譯。趙紫宸是燕京大學宗教學院教授,兼任中文系教授,曾任宗教學院院長。
(一) 低眉垂首血迸流,主戴荊棘冠冕,
受盡嘲誚與怨尤,擔當痛苦、憎怨;
慈容慘澹日陰翳,天地為人色變,
疇昔歡顏如晨曦,於今只成追念。
(二) 我當如何獻感謝?至親至愛靈友!
吾主垂死猶憐恤,此恩天高地厚;
我願永遠躡聖蹤,永遠為主馳驅,
縱遇勞苦與險凶,此愛終當不渝。
(三) 懇求當我辭世時,指示十架於我,
引手援我莫遲延,解我重重羈束;
我舉雙眼注視祂,一心虔誠敬崇,
靈火滿路向天家,翱翔於主愛中。
三、信義宗(路德宗)詩歌本根據德文版的翻譯
(一) 哀哉,我耶穌聖首,傷痕、血跡皆有,
戴上荊棘刺冠冕,如此凌辱甘受;
主在天上極榮顯,天地都歸掌管!
而今在世多愁苦,皆因世人罪愆。
(二) 哀哉,我耶穌苦像!精神全然失喪,
槍孔水血一齊流,便成衰病模樣;
主受痛苦至死亡,將眾罪奴釋放;
施恩之主,莫棄我,轉面,容我仰望。
(三) 哀哉,我救主受苦!全為罪人益處,
被釘十架為我死,因我作罪奴僕;
我今俯伏在主前,思想主愛無限,
求主看顧,仍施憐,賜我豐富恩典。
(四) 我用何辭來感謝,為我捨身良友?
因主憐憫無止息,極大悲苦忍受;
求主使我永屬你,愛主之心長久,
懇求千萬莫容我,忘主所受苦楚。
(五) 若我臨終去塵世,願主護我不離,
寶架恩光常照耀,使我惟主是依;
求主親來釋放我,助我篤信不疑;
信徒臨終藉主愛安然朝見上帝。
四、小群詩歌中的翻譯,可能是倪柝聲弟兄和其同工翻譯的。
(一) 哦,滿了傷痕的頭,滿了痛苦誶詬,
受盡萬般的試煉,又戴荊棘冠冕;
這頭今日已得榮,已得聖徒歌詠,
可憐當日受死傷,在加略木頭上。
(二) 你的面容原超凡,如同光明太陽;
父神一見就悅納,竟受罪人唾打。
主,你所受的一切,都為我們罪孽;
我們債務得清付,你卻被人剪除。
(三) 我們想到你痛苦,又想到你無辜;
我們又滿心歡喜,又是感激無既!
阿,當我們正如此,念你十字架時,
就是生命全舍棄,損失還算利益。
(四) 我們救主——危難友,我們報恩無由!
當你流血為我死,你的痛苦誰知!
求你使我從今後,天天記念髑髏,
直到被提進榮耀,永遠與你相交。
五、小群詩歌中另一個版本,可能是由不同的英譯本翻譯而來。
(一) 主你聖首滿傷跡,懮羞使你頭垂;
你的冠冕是荊棘,蔑視辱罵四圍。
何等蒼白的臉面——濫被凌辱摧毀;
從前發光的榮顏,如今何等憔悴。
(二) 生命之主何榮耀,本享何等福樂;
奇妙故事我知曉,今你所受為我。
你的懮愁和苦情,皆為罪人福祉;
我的所有乃惡行,你的卻是受死。
(三) 為你受死的懮苦,為你恩憐無極,
我口無語能盡述我心所有感激。
使我屬你不變更,縱使我力敗頹;
使我莫苟且偷生,若向你愛減退

附二:視頻資料

1、管風琴配樂

2、馬太受難曲中的片段,德語演唱

3、一個英語演唱錄音

(國內弟兄姊妹請翻牆…或在國內視頻網站上搜索“受難歌”)

主要參考文獻:

1、伯納多小傳:http://www.churchinmarlboro.org/introduction/bernrd.doc
2、Gene Fedele、陳玲琇,信心的飛躍:70為基督勇士列傳,天恩出版社,台北,2007
3、其他網絡資料:http://en.wikipedia.org/wiki/O_Sacred_Head,_Now_Wounded
(本文原發表於“陳陽文存”,地址:http://www.chenyang.net/?p=752

BCCC主日學靈程七講之六:信徒受審判 BCCC Sunday School Outline: Believers' Judgement

布魯頓華人基督教主日學“靈程七講”之六

信徒受審判

按:聖經中提到七種審判。有一種誤解認為,審判和信徒已經沒有關系。這是對“因信稱義”的片面認識,甚至可能產生一種極端的看法,就是說一個人信主之後,無論做什麼都沒有關系,反正將來必定是進天國的。殊不知聖經裡多次提到信徒將來也要受審判,在主內將要得獎賞或者受虧損。賈玉銘牧師說,“因信稱義,按行為受審判”。因此,信徒不能躺在救恩之上,而沒有行為的見證,而是要活出與救恩相稱的生活,這才是“活信心”。本文試闡述和信徒有關的審判。
一、主耶穌為信徒的罪受審判
時間:主後33年
地點:各各他的十字架
結局:基督擔當我們的罪,讓信祂的人得永生
1、耶穌本不應當受審
因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受苦有古卷作受死〕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我們到 神面前.按著肉體說他被治死.按著靈性說他復活了。(彼前三18)
神使那無罪的、〔無罪原文作不知罪〕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 神的義。(林後五21)
他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他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彼前二24)
基督既為我們受了咒詛、〔受原文作成〕就贖出我們脫離律法的咒詛.因為經上記著、『凡掛在木頭上都是被咒詛的。』(加三13)
2、除掉世人的罪,信耶穌的不被定罪
如果這樣、他從創世以來、就必多次受苦了.但如今在這末世顯現一次、把自己獻為祭、好除掉罪。(來九26)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那聽我話、又信差我來者的、就有永生、不至於定罪、是已經出死入生了。(約五24)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羅八1)
誰能控告 神所揀選的人呢.有 神稱他們為義了。〔或作是稱他們為義的 神麼〕誰能定他們的罪呢.有基督耶穌已經死了、而且從死裡復活、現今在 神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羅八33-34)

二、信徒對自我的審判
時間:隨時
地點:隨地
結局:得到管教
我們若是先分辨自己、就不至於受審。我們受審的時候、乃是被主懲治.免得我們和世人一同定罪。(林前十一31-32)
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他若犯了罪、我必用人的杖責打他、用人的鞭責罰他。但我的慈愛仍不離開他、像離開在你面前所廢棄的掃羅一樣。(撒下七14-15)
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十六8)
你們又忘了那勸你們如同勸兒子的話、說、『我兒、你不可輕看主的管教、被他責備的時候、也不可灰心.因為主所愛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你們所忍受的、是 神管教你們、待你們如同待兒子.焉有兒子不被父親管教的呢。管教原是眾子所共受的、你們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兒子了。(來十二8)
三、基督台前的審判
時間:基督再來,信徒被提
地點:空中
結局:得賞賜或受虧損(不失去救恩)
1、基督降臨空中,教會被提和信徒復活
人子要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著眾使者降臨.那時候、他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太十六27)
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裡睡了的人、 神也必將他與耶穌一同帶來。我們現在照主的話告訴你們一件事.我們這活著還存留到主降臨的人、斷不能在那已經睡了的人之先.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 神的號吹響.那在基督裡死了的人必先復活。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帖前四13-17)
弟兄們、我告訴你們說、血肉之體、不能承受 神的國.必朽壞的、不能承受不朽壞的。我如今把一件奧秘的事告訴你們.我們不是都要睡覺、乃是都要改變、就在一霎時、眨眼之間、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因號筒要響、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不朽壞的.〔變成原文作穿下同〕這必死的、總要變成不死的。這必朽壞既變成不朽壞的.這必死的、既變成不死的.那時經上所記、死被得勝吞滅的話就應驗了。(林前十五50-54)
2、在空中基督台前的審判
因為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臺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林後五10)
你這個人、為甚麼論斷弟兄呢.又為甚麼輕看弟兄呢.因我們都要站在 神的臺前。…這樣看來、我們各人必要將自己的事、在 神面前說明。(羅十四10, 12)
因為時候到了、審判要從 神的家起首.若是先從我們起首、那不信從 神福音的人、將有何等的結局呢。(彼前四17)
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原文作看見〕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因為我們得知真道以後、若故意犯罪、贖罪的祭就再沒有了.惟有戰懼等候審判和那燒滅眾敵人的烈火。人干犯摩西的律法、憑兩三個見證人、尚且不得憐恤而死.何況人踐踏 神的兒子、將那使他成聖之約的血當作平常、又褻慢施恩的聖靈、你們想、他要受的刑罰該怎樣加重呢。因為我們知道誰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又說、『主要審判他的百姓。』落在永生 神的手裡、真是可怕的。(希十25-31)
若有人用金、銀、寶石、草木、禾楷、在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他表明出來、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賞賜。人的工程若被燒了、他就要受虧損.自己卻要得救.雖然得救乃像從火裡經過的一樣。(林前三12-15)
3、得勝者得賞賜
1)、主的稱贊
所以時候未到、甚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 神1那裡得著稱讚。(林前四5)

2)、得賞賜
生命樹的果子(啟2:7)
隱藏的嗎哪與白石(啟2:17)
穿白衣(啟3:5)
作神殿中的柱子(啟3:12)
在寶座上與主同坐(啟3:21)
得生命的冠冕(啟2:10),不受第二次死的害。
得權柄制伏列國(啟2:26)
3)、得基業
因你們知道從主那裡、必得著基業為賞賜.你們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西三24)
可以得著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彼前一4)

4)、管理城
主人說、好、良善的僕人.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可以有權柄管十座城。(路十九17)

5)、得冠冕
什麼是冠冕:
我們的盼望和喜樂、並所誇的冠冕、是甚麼呢.豈不是我們主耶穌來的時候你們在他面前站立得住麼。(帖前2:19)
那得勝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賜給他權柄制伏列國.(啟二26)
我又看見幾個寶座、也有坐在上面的、並有審判的權柄賜給他們.我又看見那些因為給耶穌作見證、並為 神之道被斬者的靈魂、和那沒有拜過獸與獸像、也沒有在額上和手上受過他印記之人的靈魂.他們都復活了、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啟二十4)

四種冠冕:
➀、不能壞的冠冕
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林前九25)
➁、公義的冠冕
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後四8)
➂、生命的冠冕
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雅一12)
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在監裡、叫你們被試煉.你們必受患難十日。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啟二10)
➃、榮耀的冠冕
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 神的群羊、按著 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彼前五2-4)
4、失敗者受虧損
為何受虧損:
受報應:那行不義的、必受不義的報應.主並不偏待人。(西三25)
所說閒話:我又告訴你們、凡人所說的閒話、當審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來。(太十二36)
隱藏的事:因為人所作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 神都必審問。(傳十二14)
工作的審判:鹽本是好的.鹽若失了味、可用甚麼叫它再鹹呢。或用在田裡、或堆在糞裡、都不合式.只好丟在外面。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路十四34-35)
生活的審判:豈不知你們是 神的殿、 神的靈住在你們裡頭麼。若有人毀壞 神的殿、 神必要毀壞那人.因為 神的殿是聖的、這殿就是你們。(林前三16-17)

幾種虧損:
被棄絕: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倒被棄絕了。(林前九27)
哀哭切齒:把這無用的僕人、丟在外面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太二五30)
被棄絕倘若那惡僕心裡說、我的主人必來得遲、就動手打他的同伴、又和酒醉的人一同喫喝.在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時辰、那僕人的主人要來、重重的處治他、〔或作把他腰斬了〕定他和假冒為善的人同罪.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太二四48-51)
工程被燒:人若不常在我裡面、就像枝子丟在外面枯乾、人拾起來、扔在火裡燒了。(約十五6),(林前三15)
四、對列國萬民的審判,看他們對待猶太人的態度
時間:基督榮耀顯現的時候
大災難結束後
當人子在他榮耀裡、同著眾天使降臨的時候、要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萬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們分別出來、好像牧羊的分別綿羊山羊一般.(太二五31-32)
地點:約沙法谷
到那日、我使猶大和耶路撒冷被擄之人歸回的時候、我要聚集萬民、帶他們下到約沙法谷.在那裡施行審判、因為他們將我的百姓、就是我的產業以色列、分散在列國中.又分取我的地土.(珥三1-2)
萬民都當興起、上到約沙法谷.因為我必坐在那裡、審判四圍的列國。開鐮罷.因為莊稼熟了.踐踏罷。因為酒醡滿了、酒池盈溢.他們的罪惡甚大。許多許多的人在斷定谷.因為耶和華的日子臨近斷定谷。(珥三12-14)
結果:有的得救,有的滅亡
這些人要往永刑裡去.那些義人要往永生裡去。(太二五46)
信徒與基督一同審判
豈不知聖徒要審判世界麼.若世界為你們所審、難道你們不配審判這最小的事麼。(林前六2)
亞當的七世孫以諾、曾豫言這些人說、看哪、主帶著他的千萬聖者降臨、要在眾人身上行審判、證實那一切不敬虔的人、所妄行一切不敬虔的事、又證實不敬虔之罪人所說頂撞他的剛愎話。(猶14-15)
五、以色列人受審判
時間:基督榮耀顯現以後,大災難結束以後
地點:外邦人的曠野
結局:有的要被禁止進入以色列地,有的要蒙福
〔亞薩的詩。〕大能者 神耶和華、已經發言招呼天下、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從全美的錫安中、 神已經發光了。我們的 神要來、決不閉口.有烈火在他面前吞滅、有暴風在他四圍大颳。他招呼上天下地、為要審判他的民……(詩五十1-21)
我必帶你們到外邦人的曠野、在那裡當面刑罰你們。…我必從你們中間除淨叛逆和得罪我的人、將他們從所寄居的地方領出來、他們卻不得入以色列地.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主耶和華說、以色列家阿、我為我名的緣故、不照著你們的惡行、和你們的壞事待你們.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結二十33-44)
他來的日子、誰能當得起呢.他顯現的時候、誰能立得住呢.因為他如煉金之人的火、如漂布之人的鹼。他必坐下如煉淨銀子的、必潔淨利未人、熬煉他們像金銀一樣、他們就憑公義獻供物給耶和華。那時、猶大和耶路撒冷所獻的供物、必蒙耶和華悅納、彷彿古時之日、上古之年。萬軍之耶和華說、我必臨近你們、施行審判.我必速速作見證、警戒行邪術的、犯姦淫的、起假誓的、虧負人之工價的、欺壓寡婦孤兒的、屈枉寄居的、和不敬畏我的。(瑪三3-5)
信徒一同審判: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這跟從我的人、到復興的時候、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太十九28)
六、對不守本位的天使行審判
時間:“大日”,千禧年後,撒旦被扔進火湖以後
地點:(未啟示)
結局:和撒但一同在永遠的火湖中受苦
就是天使犯了罪、 神也沒有寬容、曾把他們丟在地獄、交在黑暗坑中、等候審判.(彼後二4)
又有不守本位、離開自己住處的天使、主用鎖鍊把他們永遠拘留在黑暗裡、等候大日的審判。(猶6)
那迷惑他們的魔鬼、被扔在硫磺的火湖裡、就是獸和假先知所在的地方.他們必晝夜受痛苦、直到永永遠遠。(啟二十10)
信徒一同審判:
豈不知我們要審判天使麼、何況今生的事呢。(林前六3)
七、白色大寶座審判
時間:千禧年國度以後,新天新地之前
地點:白色大寶座前
結局:不信的死人復活、被定罪,被扔進火湖裡
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叫他從死裡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徒十七31)
我告訴你們、當審判的日子、所多瑪所受的、比那城還容易受呢。哥拉汛哪、你有禍了.伯賽大阿、你有禍了.因為在你們中間所行的異能、若行在推羅西頓、他們早已披麻蒙灰坐在地上悔改了。當審判的日子、推羅西頓所受的、比你們還容易受呢。(路十12-14)
我又看見一個白色的大寶座、與坐在上面的.從他面前天地都逃避、再無可見之處了。我又看見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案卷展開了.並且另有一卷展開、就是生命冊.死了的人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於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陰間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們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審判。死亡和陰間也被扔在火湖裡.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若有人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他就被扔在火湖裡。(啟二十11-15)
結論:現在所當行的
1、感恩:耶穌已經為我們受了審判
2、自我審判,時常悔改,遠離罪惡,遵主旨意,負架跟隨,將來得賞;
主阿、你是有憐憫有恩典的 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詩八六15)
這樣、怎麼說呢.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麼。斷乎不可.我們在罪上死了的人、豈可仍在罪中活著呢。(羅六1-2)
因為我們得知真道以後、若故意犯罪、贖罪的祭就再沒有了.惟有戰懼等候審判和那燒滅眾敵人的烈火。(希十26-27)
不要自欺、 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加六7)
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那裡墜落的、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啟二5)
(本文原發“陳陽文存”,地址:http://www.chenyang.net/?p=806

啟用新域名:chenyang.net New Domain Name of My Websites: chenyang.net

本人的名字比較簡短,好處是不需要起英文名,因為大家都可以念得,但是也有些壞處,一是重名的太多,街上一抓一大把;二是域名、各種用戶名都很難申請。
建立網站的時候考慮過很多域名,後來綜合考慮,認為photocy看起來還比較好。可是犯了一些錯誤,一是糊裡糊塗地選擇了org的結尾。當時權衡,覺得com和net都有一些商業味道,org是非營利性的,但是忽略了其是為了非營利性組織而設立的,用來建個人網站並不合適;另一個錯誤是在域名中包含了photo字樣,可是我的站點並不只是為攝影的內容而設立的。
最近通過GoDaddy的BackOrder服務得到了chenyang.net,算是一個意外的收穫。在名字的順序上,我有一些矛盾,比如在美國的日常生活中,我用的是Yang Chen,畢竟這是大家的習慣,沒有必要逆着行然後天天去解釋;但是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我還是希望保留亞洲式的順序。年初在MFAH看Chaotic Harmony: Contemporary Korean Photography展覽,其中名字都是按照攝影家本人的意願來安排的,有些人要求保持亞洲的方式,有些人則使用西方的順序。這是一點題外話,但是這種相互尊重的感覺挺好。
再重申一下各個網站新的域名。當然chenyang.net仍然可用,目前沒有取消這個域名的計劃。
攝影網站(主站):www.chenyang.net
中文博客:www.chenyang.net
攝影博客:photowww.chenyang.net

攝影主頁更新 Rebuilt My Artist Website

這幾年陸續建立了幾個網站,一個是本站(http://www.chenyang.net),稱為博客也好,文存也好,是一個以中文文章為主的站點;另一個是攝影博客(http://photowww.chenyang.net),以非正式發表的圖片為主,這半年來有點疏於料理,以後爭取更努力更新。
另外還有一個網站,是我作為攝影師的主站(http://www.chenyang.net),這幾年來陸續更改過幾次,開始是靜態頁面,後來使用pixelpost,再後來是wordpress+fotoforlio,但是一直不太滿意。主要原因在於,無論是pixelpost還是wordpress,本質上都是博客平台,而博客是內容比較多,而且需要常常更新的。而這個攝影主站應當是一個藝術家網站(artist website),這類網站的特點是內容比較少,很少需要更新。因為藝術家完成一個項目往往需要比較長的時間,而且在網站上展示的都是比較成熟的作品。另外,博客是需要交流的,但是藝術家網站一般不需要有在線的交流環節。
最近又搜索了一遍wordpress的主題,發現有一個主題WPFolio比較適合。按照其描述,就是為了藝術家而設計的一個主題。本身風格比較簡潔,沒有做太多改動就可以使用。此外還使用了jQuery Lightbox For Native Galleries插件,以lightbox的方式來顯示gallery裡面的圖片。
總結一下我的網站:
Photographer Website:        www.chenyang.net
Chinese Articles (Blog):     www.chenyang.net
Photoblog:                         photowww.chenyang.net

三歎紅樓夢未完 On the Unfinished "Stone Story"

數年之中,曾兩度熱心讀紅樓,近日又生熱情,重閱一遍。想07年底,曾伴一卷紅樓在IAH機場獨自過了聖誕夜,偌大機場空空,廣播中聖誕歌聲裊裊,恍隔幻境。前些日子曾計劃在LGA輾轉一夜,手邊恰又是一冊紅樓,後有變故不得成行,但朗讀版的紅樓卻伴了我千裡奔襲。
張愛玲在《紅樓夢魘》中說,“有人說過‘三大恨事’是‘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第三件不記得了,也許因為我下意識的覺得應當是‘三恨紅樓夢未完’。”
紅樓夢的後幾十回,實在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段公案,有人說,曹雪芹是已經完成了的,但是被借閱者迷失等等,至終無稿,令批書者歎歎。
有時我做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八十回本紅樓夢加上脂批,對於某些探佚紅學家而言,就彷彿聖經中的舊約,蓋因舊約含有大量預言,在新約中得以應驗。雪芹著書,“草蛇灰線、伏脈千裡”,加上脂硯齋有意無意的抖露,對於後面一段的劇情有諸多預告。只是後書無稿,也不知如何“應驗”了。
紅樓夢未完,所恨者,一則是故事未完,人物結局皆不明,另一則,則是雪芹文筆從此是傳。蓋故事情節尚可從上述所及劇情預告中略知一二,而曹雪芹的文筆和敘事,並詩歌才情,卻非敘述者可及。且不說八十回後,就是前八十回中,有些不明章回,文筆已令人生疑。六十四、六十七回竊以為尚好,末兩回(七十九、八十)文筆大異,周汝昌先生拒不認同這兩回的正統性,我是深有淒淒的。其實我以為,第七十八回就有些怪異,不過《芙蓉誄》、《紫蓤洲歌》當仍是雪芹筆墨,或許這幾回為脂硯畸笏等見過原稿者所補述。
以上談到劇情和文筆兩點,遂從此二點出發,略談一談我所看到的幾個八十回後的故事。
首先自然是高鶚續書。從前文已經可以看出,我對於高續是不大贊同的。不論高鶚是自己續書,還是和程偉元合作,或真是從舊書攤上買回了一個續本刪改而成,明明可知的是,高鶚本和原書大相徑庭,對於前書預言,也僅有少數遵行。原著七十餘回後,悲情已濃,敘述者若不能繼此氛圍,而另闢蹊徑,必成一迥然之轉折,失全書之整體性。況高續末後更抹殺完全悲劇之結局,以賈府中興告終,更是失去了作者原意。對於高續之批判,坊間著述已多,此處就不再敷述。不過話說回來,高續的文字,在幾種續書中當算是好的,雖和雪芹文筆還不是一味,但是比起現今之國文,仍是要強。
大學的時候曾經讀過一個續書,張之先生的《紅樓夢新補》,當時覺得尚不錯,可是如今重讀,頗有遺憾之處。此書的特點是和舊作銜接緊密,各種提示、預言,以及曹雪芹後來的經歷等,都在此書中大抵得到應證。但是我覺得,問題在於,作者添加了太多自己的東西,比如新的人物、地點、事件,以及在賈府敗落之後人物的市井生活,所佔篇幅太大。當然,補書者也是創作者,有自己的權力來決定作品的走向,不一定要完全遵循原作者的想法。這裡僅僅是從遵循原意的角度,來提出一點批評。
更大的問題在於,補書者完全改變了原作緊張的節奏和氣氛,在補書中,氣氛大大緩和,節奏也慢下來,略有拖沓之感。原書結束的時候,已然山雨欲來,大廈將傾,馬上就要禍患接連而來,而不是一個一個還令人有喘息的機會。(1987電視劇在這一點上做得較好,或許是要壓縮在6集內的緣故)
從文字上來說,《新補》的敘述還是太淡太弱,無論是探春遠嫁、絳珠歸天,還是賈府抄沒、賈母病亡、妙玉淪污等等,都顯得輕描淡寫,敘事平淡,這是文字失色之處。
張之先生的補書,另一特點是在詩詞上用功夫。從作者的其他論著可以看出,他在紅樓詩詞上是下功夫研究了的,這些研究成果在書中也得到了應用。不過仍然要說的是,補書的詩詞較原書仍然有較大差距,此外常常引用原書或者脂批裡的詩詞字句,這卻不是雪芹筆法。
《夢續紅樓》的作者胡楠是一位年輕女士,十幾歲開始著迷紅樓夢,嘗試寫續書,後來也是增刪十載,加上網友的幫助,最終完成了這一本續書。此書剛上架的時候,我在書店偶見就買了,讀畢上網查看,還沒有什麼評論。後來也沒有再讀,印象不深刻了,但是總體感覺還是好的。至少劇情大致有個樣子。筆法上當然不如曹雪芹的老辣,學得一點文風的樣子。詩詞上沒有深刻的印象,可是回目對得挺不工整。原書在回目上是下了功夫的。
在這兩本之外,另有一些書透露出一些八十回後的探佚成果。周汝昌先生是紅學前輩,一本《紅樓夢新證》集考證派的大全。曾經讀過他的《紅樓真夢》,早先的版本叫做《紅樓夢的真故事》,就如題所述,記載後來的“真故事”。除了脂批之外,周汝昌也特別重視一些所謂的“舊時真本”,特別強調寶釵早逝後寶玉和湘雲的結合。這一點,其實張愛玲在《紅樓夢魘》裡面有詳細的分析,可能是早本的劇情,但是周汝昌先生近年來越發堅持此說,把湘雲提高到與寶黛並論的地位,後來又說絳珠仙子不是黛玉,真絳珠是湘雲,這就有推之過遠,彷彿牽強附會了。(對我而言,書中的湘雲是一個無法視覺化的角色,並且書中也確實沒有對她的面貌描寫;近代讀者很推崇湘雲,是我所不能理解的。)
《紅樓真夢》不是續書,只是講講故事,所以也就不論文筆了。不過這個故事好像講得有點晦澀,我讀了之後還是沒有弄清楚一個脈絡,也或許是我當時紅樓基礎知識過於薄弱。直到後來看了其他的書籍,還有周汝昌的匯校本後的附文,才漸漸明白了其中的前後關系。
從周汝昌而出,有一個分支,就是作家劉心武的探佚學。這是流行話題,自然是已經有討論很多了。其實我挺喜歡劉心武對紅樓的探究,雖然可能和曹雪芹的原意不是完全一樣,但是自成一家,自圓其說,也是有點意思。其中大約可以分為索隱和探佚兩個部分。劉心武的索隱,也就是俗稱的“秦學”,從秦可卿入手,聯繫上康雍乾的史料和曹家的命運,把書中人物和原型一一聯系。這一部分,我認為有些推之過遠,在許多要點上有牽強之處。探佚的部分,劉心武是把前八十回和脂批“聖經化”,認為其中的線索後來一定有發展,預告一定應驗,於是有一個基本的框架(在這一點上,他和周汝昌先生是大致相同的),然後填充進索隱的結果,就構築出比較有血有肉的後二十八回。
周汝昌和劉心武都沒有表示他們要續寫紅樓,但其實我還是期望他們能夠有機會把他們的續書寫出來。在劉心武的書中,揭露了一些周汝昌重寫的第七十九和八十回(因為他不太認同這兩回是雪芹原筆)。從看到的幾段文字上,周汝昌到底是紅學大師,文風頗像曹雪芹,若是他能夠寫完後二十八回,在文字上應當會好看。同樣,劉心武也是作家,他所撰的後二十八回提綱,劇情上是精彩的(回目上仍然比原書差一點,可以再改進),何妨不寫出來呢?至於劇情,他們相信是探佚正確的,雖然我看未必,但是續書者自然有創作的自由,就是在原著上發揮,又有何妨?
最後回到張愛玲,談一談《紅樓夢魘》。這一部書是在是紅樓巨眼,觀點讀到。大學的時候曾經借閱,當時只想念後面的劇情,直接看到“五詳紅樓夢:舊時真本”一章,不知所雲。如今從頭細細讀來,才知道本書是有其理論體系的,第一篇“紅樓夢未完”是全書的總綱。劉心武的一個信念,就是相信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是已經完成的,只是由於政治或其他的原因,後來的書稿丟失了;而現存下來的本子,不論早晚,都是從這一個基本已經完成的全本而來。因此,劉心武的研究,是不辨析脂本之間的異同的,乃是全盤接受,並以此為探佚之絕對正確的資料。而張愛玲的研究,則是細細品味現存不同版本的異同,從中看到作者增訂刪改的痕跡。
這一點是大有根據的。在第一回的楔子中就寫到,“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紅樓夢有一個很長的成書過程,在這麼長的時間內,劇情沒有變化是很難想象的。張的立場是,紅樓夢是創作而不是自傳。她認為脂硯齋的原型是寶玉,這一點恐難成立;但是紅樓夢是基於曹家實事而創作的小說,這大約是可以接受的。這樣,在這個創作的過程中,作者的想法是在不斷完善的。比如,張愛玲考證出,最先的早本,書名是紅樓夢的時期,是一個一百回的版本,已經寫完,其中還沒有寧國府、賈赦一家,也沒有太虛幻境,沒有賈芸和小紅的故事,沒有《風月寶鑒》中來的秦可卿一家、二尤的故事等,元春還是王妃,還沒有金釧兒的故事(金釧兒和晴雯是一個人),在這個本子中,並沒有抄家,而是後來榮國府自然衰敗流散,結局是寶玉淪落乞丐,和湘雲結合,這也是“舊時真本”的來源,即周汝昌先生所堅持的湘雲說。但是在後來的修改中,漸漸有上述提到的情節的加入,直到最後期的修改,刪去秦可卿淫喪天香樓的情節,豐富了寶黛的愛情故事等等。這樣說,百回的紅樓夢是完成了的,但是經過修改之後的百十回(張認為百十回是一個虛數,不一定是一百一十回)卻是沒有完成的。
讀畢《紅樓夢魘》,深感佩服。之前所讀的探佚文章,大多局限在周汝昌先生所影響的觀點之中,而此書確實令人大開眼界。張愛玲的書應當是在七十年代完成的,但是似乎並沒有得到很高的重視。周汝昌先生對其評價很高,說是“只有張愛玲,才堪稱是雪芹知己”,可是卻沒有接受其觀點,不知何故。
總結一下,本文談到了三本續書、兩本探佚的書,還有一本論述紅樓夢沒有完成的書。不論曹雪芹是寫完了沒有,但是如今我們所能看到的,確是一本未完的紅樓夢了。休提什麼斷臂之維納斯,實在是俗之又俗的論調!不過張愛玲引以為恨事,我看倒未必,只是一聲歎息罷了,於是本文題目中偷換了一字。後半部的許多劇情,實在是難以寫成,倒不如讓許多的作者發揮自己的才情來描繪,或是留待讀者的心中,“不寫而寫”;倘若真的有一個雪芹原本出現,不知道是否會更讓人遺憾,或更是一歎吧!
相關書目:
1、張之,紅樓夢新補,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海燕出版社,2005
2、胡楠,夢續紅樓,作家出版社,2007
3、周汝昌,紅樓真夢,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
4、劉心武,劉心武揭秘古本紅樓夢,人民出版社,2007
5、張愛玲,紅樓夢魘,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2009
(本文原發“陳陽文存”,地址:http://www.chenyang.net/?p=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