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程七講之二 律法與救法 (羅馬書導讀) 羅馬書為聖經中最清楚講述耶穌基督之救恩的一卷書。在羅馬書中,保羅一共提到七個律,此七律為信徒得救、成聖之經過。依照此七律的順序,可以對羅馬書的要義有簡單的介紹。 一、法律(道德律) 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羅三10-12) 1、法律的解釋(道德的標准) 聖經所講的律法,狹義即指神藉摩西所頒布的律例典章。若將摩西的律法分解,可以分為兩部分,即法律和例律。法律即道德的標准、是非的條例,最重要者即十條誡命。 羅馬書明言,非信徒不能守此律法;唯有在基督裡稱義並成聖之人,既有新心、新性、新靈、新生命,方能守住律法。故信徒對於此律法,並非破壞,乃要堅守。故保羅說,“這樣、怎麼說呢.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麼。斷乎不可。(羅六1-2)”,“這樣、我們因信廢了律法麼?斷乎不是、更是堅固律法。(羅三31)” 更進一步,道德律之制定源自神的本性。成聖信徒之靈性,恢復神創造之形象,自然所言所行,不出律法。故信徒守律法,是出於自然以及愛心,而非因懼怕受刑罰。 2、法律的功用(使眾人知罪) 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羅三20) 只是非因律法、我就不知何為罪.非律法說、『不可起貪心。』我就不知何為貪心。(羅七7) 律法是我們訓蒙的師傅、[引我們]到基督那裡、使我們因信稱義。(加三24) 故律法之功用,在於定世人的罪,讓眾人知罪,並引導罪人信靠耶穌。法律與救恩,有密切之關系。人不先到西乃山下看到律法之森嚴、神之公義,並由此知罪、覺罪、惡罪、悔罪,如何可以至加略山下仰望救主十字架,急切向主尋求赦罪洗罪之救恩呢? 二、例律 但如今神的義在律法以外已經顯明出來、有律法和先知為證.(羅三21) 耶穌對他們說、這就是我從前與你們同在之時、所告訴你們的話、說、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凡指著我的話、都必須應驗。(路二四44) […]

本學期主日學的目標: 1、在真理上有更明確的認識; 2、按照正意分解聖經的話語; 3、將生命之道運用於生活中; 靈程七講之一 稱義之經過 世人皆為罪人,陷於罪性與罪行之中;罪人如何能夠見聖潔公義之神?神差遣耶穌基督來到世間,為要拯救世人,更是要信靠者得以稱義,算為義人,將來得與神同在。因信稱義為基督信仰之核心要道,這一講將具體分析稱義之經過。 一、以神的恩而稱義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羅三23-24) 1、稱義之道,源於神之恩典 律法和先知:叫人知罪,非叫人稱義 我們曉得律法上的話、都是對律法以下之人說的、好塞住各人的口、叫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審判之下.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羅三19-20) 自救論的失敗:律法、良心、道德無法拯救人類;世人陷於罪中,毫無自救之力。 神的救法: 但如今神的義在律法以外已經顯明出來、有律法和先知為證。(羅三22) 此為世人稱義唯一之方法,非人憑己力所能賺得,亦非罪人所配得,乃神白白的恩典。 2、神之恩典本乎神性 神的本性:慈愛、公義、聖潔 […]

(按:9月份在學業上和服事上都更加忙碌,加上很多攝影相關的內容在攝影博客上寫了,這裡就一直沒有更新。這是9月18日在布魯明頓華人基督教會(Bloomington Chinese Christian Church, BCCC)新生之夜上的短講,主要聽眾為慕道的朋友。感謝聖靈帶領我完成這一篇講道。今日根據錄音重新錄入,也讓我在靈里再次收到感動,在主里重新得力。語言上基本保持口語的風格,沒有過多修改。) 錄音點此下載 各位親愛的朋友們,各位主內的弟兄姊妹: 大家晚上好! 剛才在唱歌的時候,我心裡有這樣深深的感動,就是在這個美麗的時刻,我們相聚在一起,有神的愛充滿着我們,神的靈就在這地。噢,我們今天的心情真的是非常的激動,因為我們看到大家來到這裡,來到我們的神面前。今天我們在這裡有這麼多的弟兄姊妹來服事各位同學,有音樂的敬拜,也有分享;我們這些弟兄姊妹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就是基督徒。 我想今天你們來到這裡的時候,你們也聽到這樣的一個名字,就是耶穌基督。我們的教會名字叫布魯明頓華人基督教會,我們在歌聲中也唱到“耶穌愛你,耶穌疼你,耶穌能造一個全新的你”。今天,在這裡的每一位基督徒都願意來與你分享,就是我們在生命中都經歷了耶穌,都經歷了耶穌帶給我們的改變。原來我們曾經都是失落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曾經漂泊無定,但是我們都經歷過,我們蒙了耶穌的救贖,成了何等樣的人。 我在這裡這樣說的時候,並不是說基督徒曾經都是失敗者;但是我們在心中都曾經這樣感受,就是我們的心彷彿缺了一塊,我們需要什麼來充滿我們的心。我個人可以在這裡做這樣的一個見證,我自己就曾經被這一首“全新的你”深深地打動。在這一首歌里,我們這樣唱,陰天代表着我的心情,雨天更是我對生命的反應,我覺得對未來是沒有一點信心。雖然在那個時候,所有的人都說我是非常成功的一個人,所有的人在羨慕說,這個人的人生彷彿是那樣的順利,但是我在我的心中深深地感到,我心裡有這樣的需要,並不是一切外在的所謂的成功能夠給我的,因為我心裡的那一塊地方沒有被填滿。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耶穌;直到這一天,我的生命被改變。我想我可以作這一個見證,他可以作這一個見證,我們在這裡每一個基督徒都可以向你作同樣的一個見證,就是耶穌充滿了我們的心。 我們真的是在這裡深深地感謝,因着我們舉辦這樣的餐會,我們不僅是向您提供一份晚餐,我們更重要的是把我們生命中所蒙受的最美好的祝福,就是耶穌基督與我們的同在,分享與你們。我不知道各位朋友們,剛才的晚餐是否已經飽足,現在可以比較舒服地坐在大堂中,來聽這樣的分享。但是我更想知道的是,此時此刻,你們的心中是否也被充滿了? 我們剛才看這個啞劇的時候,我們看到這一位年輕的女孩兒,她在尋找,她也許在尋找她的夢,在尋找她的未來,在尋找她的人生,但是這一切的事情都讓她感到她找不到希望。我們看到她去找了美貌,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我們有更美好的相貌:長得更漂亮,更英俊,這當然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美貌真的能夠滿足我們的心嗎?我記得曾經在一首歌中這樣聽到,“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是誰能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是的,我們在年輕的時候我們可能有這樣的貌美,但是隨着年紀的增大,這樣的美貌很快就會過去。如果我們所尋找的是美貌,我們如何能夠得到一個長久的滿足呢? 有的人說,我們要尋找的是愛情,一份愛情是超過一切的。但是我前兩天剛剛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對新婚的夫婦,他們是在2009年的9月9日結婚的,因為他們要找“久久久”這個良辰吉日。但是非常遺憾的是,6天之後,他們就辦了離婚。我們大家看一下日曆,今天是9月18日,所以這個故事還是這樣的新鮮。所以我們所期望的愛情,真的可以帶給我們永遠的滿足嗎? 也許有的人說,金錢是滿足。我不知道我們每一個人對金錢的需求有多少,但是曾經有朋友這樣給我說,她不需要太多的錢,將來我到商店裡面,碰到我想買的東西的時候,不覺得口袋緊,我就感到滿足了。也有另外的朋友對我說,我想我人生的頭35年就是奮鬥拼搏賺錢的時間,然後我就把一切都放下,我好好去享受我所賺到的錢。但是,各位朋友們,你們想一想,在你們所認識的人裡面,有人真的是這樣嗎?真的是到了那個年齡他就放下一切嗎?真的是賺到一定的錢他就滿足了嗎?我們看到,不是的!我們看到的是,現在作為學生,我們沒有錢,我們需要更多的錢;而那些有錢人,他們有了錢,但是他們比我們更加需要更多的錢,因為金錢不能滿足我們的心。 我們看到,我們在這裡追求的是學業,那麼學業能夠滿足我們的心嗎?我可以給大家講這樣的一個故事,我在大學有這樣一位同學,他的年齡比我們平均年齡大兩歲,因為在那一次高考前的兩年他參加了另一次高考(高考是中國大陸高等院校的入學考試,可以說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在他第一次高考中,他考上了北京大學,是中國最好的學校之一。這是他中學的時候的一個夢想一個目標,當我上了北大,我的心就滿足了。但是當他進入北大,他達到了自己的目標的時候,他發現他的心不是滿足,而是更加的空虛。於是他就找別的事情去填補他的空虛,他就找到了電腦遊戲,就如剛才的啞劇中那位女孩找到了那位玩遊戲的男孩。他以為電腦遊戲可以填滿她的心。後來的結果,我想大家已經猜到了,就是一年之後,他被北大退學,於是他回到家裡,他又重新拾起他原來的那個目標,就是再參加一次高考。於是這一次的高考,他考了所在省的狀元,就是將近一億人里的第一名,於是他考上了清華大學。但是我們仍然再問,當他再一次達到他的目標的時候,他的心就能夠完全滿足了嗎?我們看到學業也並不是讓我們得完全的滿足。 於是我們看到,我們達到一個目標,隨之而來的就是空缺;於是我們就有寫一個目標。就是這樣一個又一個的目標使得我們人生不斷地再追求,追求一種忙碌的狀態,就是在這個世界之中不能夠出來的狀態。所以我們在啞劇中看到,有這麼一個女孩在這裡,她不停地接手機,不停地忙碌這一切的社會活動、工作的事情。其實我們每一個人,我們都願意清閑,但是我們也都害怕清閑,因為我們看到,當我們空閑的時候,心裡的空虛就顯現出來。 所以許多人願意用工作來麻醉自己。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這樣的一個名詞,叫做“過勞死”,就是工作過量就猝死了。在中國大陸,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在各行各業,都有這樣的例子,也許一個人有非常美好的家庭,有非常高的收入,但是突然間他就離開了這個世界。因為他心裡從來沒有滿足,他要追求這樣的忙碌來填滿他的心,最終卻摧毀了他的身體。 […]

(2009年8月14日在布魯明頓華人基督教會(BCCC)學生組帶查經內容,根據記憶整理) 經文: 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說,夫子,(有古卷作良善的夫子)我該作什麼善事,才能得永生。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麼以善事問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有古卷作你為什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以外,沒有一個良善的)你若要進入永生,就當遵守誡命。他說,什麼誡命。耶穌說,就是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那少年人說,這一切我都遵守了。還缺少什麼呢?耶穌說,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那少年人聽見這話,就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耶穌對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財主進天國是難的。我又告訴你們,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門徒聽見這話,就希奇得很,說,這樣誰能得救呢?耶穌看着他們說,在人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太19:16-26) 因為天國好像家主,清早去僱人,進他的葡萄園作工。和工人講定一天一錢銀子,就打發他們進葡萄園去。約在巳初出去,看見市上還有閑站的人。就對他們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所當給的,我必給你們。他們也進去了。約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也是這樣行。約在酉初出去,看見還有人站在那裡。就問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整天在這裡閑站呢?他們說,因為沒有人雇我們。他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到了晚上,園主對管事的說,叫工人都來,給他們工錢,從後來的起,到先來的為止。約在酉初雇的人來了,各人得了一錢銀子。及至那先雇的來了,他們以為必要多得。誰知也是各得一錢。他們得了,就埋怨家主說,我們整天勞苦受熱,那後來的只做了一小時,你竟叫他們和我們一樣嗎?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人說,朋友,我不虧負你。你與我講定的,不是一錢銀子嗎?拿你的走吧。我給那後來的和給你一樣,這是我願意的。我的東西難道不可隨我的意思用嗎?因為我作好人,你就紅了眼嗎?這樣,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有古卷在此有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太20:1-6) 馬太福音第19、20章是耶穌末次去耶路撒冷受難前的事迹和講論。在這一路上,耶穌遇到了一個少年財主,他要求永生,卻因為迷戀錢財而沒有得着。之後耶穌往耶路撒冷去,在路上預言自己將要被殺、復活。在這兩段事情之間耶穌講了一個比喻,僅記載於馬太福音。這個比喻和少年財主的故事,形成了顯明的對比。 少年財主是失敗的,雖然他有一些值得誇耀的地方,他願意來到耶穌的面前,也遵守的許多的律法,但是他所求的永生卻沒有得着,憂憂愁愁地離開了。少年財主失去了進入天國的機會,於是耶穌就用這個比喻來講明天國的事情,和人自己尋求的方式有怎樣的區別。這樣,我們從這兩個故事,來對比一下人和神所用方法之異同。 首先,人的方法是靠自己達到某個目標。少年財主來到耶穌面前,對耶穌說得是,“夫子,我該做什麼善事,才能得永生?”對於這一句話,首先我們需要加着重的就是“我”字。對於人來說,很多的事情都是從“我”出發的,都是從“自己”出發。我們已經很習慣這樣的教導,凡事靠自己。當然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在天國的事情上,我們是否有能力靠自己得到進天國的資格呢?少年財主顯然認為這是可能的。 這樣,第二點就是,少年人既然認定了靠自己可以完成,那麼所需要的就是去“做”什麼事情。他認為永生彷彿是一個因果律的結果,完成某些“善事”、遵守某個道德標準之後就可以得到這個結果。這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最習慣的生活方式,我們通過做某一件事情,去達到某個目標,或者得到某個結果。因此,少年財主來到耶穌的面前的時候,他很自然的想到的是,他所希望的一個崇高的目標,就是進入永生,也是通過自己去做一些事情而得到的。 第三,人總是自以為義的。少年人這句話非常動人,他問的是他需要做什麼“善事”可以達到永生。其實在他的宗教觀念中,也是在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一種觀念中,我們認為善事一定得到善報,而在冥冥之中那個最高的善報就是永生。更關鍵的是,我們認為我們自己是可以行善的。有許多人說他們可以按照聖經上所豐富的道德教訓去生活,但是他們不需要相信神。這個少年人來到耶穌面前的時候,他所存的心也是一樣的。他是一個從小就遵守律法的人,他認為他所需要的就是知道更多的律法,因此當耶穌在猶太地興起的時候,他相信耶穌或許是一位先知,從神那裡領受了更多的教訓,因此他來到耶穌面前的時候,並沒有提到需要耶穌幫助他去做什麼善事,而僅僅是願意從耶穌那裡得到一些更完備的道德的教訓。 這樣,從“我該做什麼善事”這一句話中,我們看到“我”、“做”和“善事”這三個要點,折射出出於我們自己心裡的觀念,我們要靠着自己,憑藉行為,去做一些我們認為是善的事情,來得到最好的道德目的。 我們看到耶穌對這一個問題的回答是非常奇妙的,祂並沒有直接回答說要做什麼善事,而是先提出“只有一位是善的”,也就是“除了神以外,沒有一個良善的”。這並不是答非所問,而是把這個問題引到了正確的方向。少年人首先的觀念就是從“我”出發,於是耶穌告訴他,你自己是不行的,當你說善事的時候,你若沒有提到神,你又如何能夠知善呢,又如何能夠行善呢? 人首先是從自己出發,但是耶穌的回答直接就提到了最關鍵的部分,人需要尋求神,才能行善,才有永生。當然少年人也許不服這樣的教訓。就如同現在傳福音的時候,會碰到一些人認為自己是好人,沒有必要尋求神,沒有必要聽福音,他們認為全守律法、憑着行為稱義。耶穌當年碰到的少年財主也是這樣的人,他在各個方面都看起來很好,彷彿並沒有什麼可責之處。於是耶穌就以律法來回答他。 耶穌第一次提到了6點,其中五點來自於十誡,而“愛人如己”是一個總結(參羅13:9),而少年人的回答是相當驕傲的,“這一切我都遵守了,還缺少什麼呢?”他真的做到了嗎?於是耶穌追問到,“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少年人聽到“愛人如己”這一句話的時候,他可能並沒有深思自己的行為,覺得自己平時施捨救濟窮人,將收入的一部分奉獻,就已經愛人如己了。可是耶穌提醒他,若是真正愛人如己,待人和待己沒有分別的話,那為什麼自己要佔據很多的財物,而不是變賣所有都分給窮人呢?這一個問題一針見血,少年人所謂的全守律法,“一切都遵守了”,無非是自己心中一廂情願的自我期許,而神的兒子耶穌祂是監察人心的,在那一刻他就看到他心裡所缺少的。 耶穌再來的時候,祂將是審判的主。如今我們可以在別人面前假裝得很好,在別人看來是光彩照人是滿有見證,但是捫心自問,有一個人自己心裡沒有一點虧欠嗎?少年財主聽見耶穌的話,就憂憂愁愁地走了。如果我們也聽到耶穌的責備,我們可以承受得住嗎?我們是不是也要憂憂愁愁地走掉呢? 沒有人可以全守律法,也沒有人靠着自己可以完全行善。我們甚至不知道什麼是善,當我們自以為善的時候,已經遠離善很遠了。耶穌一席話,把少年人“靠着自己”、“憑藉行為”和“自以為義”這三個觀念一一擊潰,也就是宣告了一個結果,人以自己的辦法是完全無能為力的。這樣,難怪門徒要稀奇,問耶穌說,“這樣誰能得救呢?” 確實,按照人的這三個觀念,是完全沒有辦法得救的。耶穌說,“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其實這裡的重點不在於錢財,而在於一切靠着自己或是靠着自己所有的,比如這裡這個少年人是靠着他的錢財,因此耶穌特別提到財主。每一個人天生都是驕傲的,因此我們都在自己的驕傲上“富足”,也就是說人人都在“驕傲”上成了財主,人人都不可能進入天國,正如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過駱駝穿過針眼一樣。 但是如今,我們卻不像那個財主,憂憂愁愁地走了,我們卻是歡歡喜喜地仰望天國的榮耀,其中的緣由就在於我們並不是靠着自己的方法進入天國,而是神為我們打開了天國的門。所以耶穌說,“在人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靠着自然的力量,駱駝不能穿過針眼,但是神若是以超自然地力量實現,這件事情有什麼難的呢?人自己也不能進入天國,但是神早已經預備了一個救恩,祂要親自領我們到天國裡面去,我們是否願意接受神這樣的帶領呢? 在接下來的馬太福音第20章,耶穌就特別地用這樣一個比喻來解釋天國的奧秘。這裡葡萄園就代表天國,而受雇得到工價的工人就代表那些蒙神恩典進入天國的人。我們來看神的方式和人的方式是怎樣迥然有別。 […]

1509年7月10日,約翰·加爾文出生於法國,迄今五百年。這五百年來,基督新教的神學,可以說處在加爾文時代。時至今日,主流神學依然是加爾文主義,神學院的系統神學教育可以說是從加爾文的《基督教要義》開始的。加爾文的五百年是值得紀念的。 WORLDmag 為加爾文五百年做的“蛋糕”,上面的加爾文頭像也顯得可愛多了 神學是一門很奇特的學問。別的學科都是建立在人的理性與思考上的,而神學卻是人通過理性以及靈性對神的話語的領悟。在別的學科,有個人獨到的見解就可以開山立派以至於功成名就,但是在神學領域,標新立異與眾不同卻很可能走到異端。這是因為別的學科並沒有絕對標準,能夠自圓其說就是成功的基礎,若是能夠說服他人,或許就能飛黃騰達。神學不然,聖經是絕對真理,一個真正優秀的神學家不能夠走到聖經之外,也不能將自己的見解加入聖經。看起來彷彿是帶着“鎖鏈”跳舞,其實在神的旨意中,祂給予最大的自由。 加爾文的神學也稱為“歸正宗”(Reformed Theology)神學,其意思就是說並不是另立一派,而是要溯本清源,回歸聖經的真理。這個回歸從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中開始。天主教會逐漸高舉教會的遺傳、將聖經束縛在經院神學之中時,馬丁路德從“羅馬書”重新找到了“因信稱義”的真理,動搖了用人的智慧和汗水苦心建立起來的中世紀“基督教”帝國。馬丁路德標榜“五個唯獨”(唯獨聖經、唯獨恩典、唯獨信心、唯獨基督、榮耀唯獨歸於上帝)成為基督教新教的風向標。這五點並不是從路德來的,因為路德並不是高舉自己,乃是高舉聖經、高舉基督。 加爾文總體上也是遵循了這樣的原則,根據聖經闡述問題。查考加爾文的神學觀點,其實並沒有什麼是首創,都是從聖經中總結,也是古代教父所提出過的。加爾文的貢獻在於將這些零散的觀點彙集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的自恰的神學系統。四卷《基督教要義》,以現在的視角看來,差不多涵蓋了系統神學的大部分內容。由於其清晰明了的系統性,加爾文的思想得到了廣泛的傳播。 加爾文不僅著書立說,還在日內瓦進行宗教改革實驗,使瑞士這個小小的城邦成為新教的一處聖地。當然,這一個試驗並非沒有缺點。在日內瓦施行加爾文主義所爆發的一些問題,陸陸續續在歐洲其他地方也開始發生。於是就有了加爾文派信徒(改革宗或譯歸正宗,包括長老會、公理會、和加爾文派浸信會等)和天主教徒、聖公會、路德宗(信義宗)、再洗禮派等等諸多的紛爭,特別是發展出的對“預定論”的極端解釋,在改革宗內部也出現了不同的看法,這就是荷蘭的以亞米念(Jacobus Arminius,又譯亞米紐斯、阿米尼烏斯、阿民念、阿明尼烏)為代表的“抗辯派(Remonstrants)”。 亞米念派提出了五個要點,來反駁加爾文主義;為了反駁亞米念派的反駁,加爾文派也提出了加爾文主義五要點(TULIP),針鋒相對,茲簡述如下: 亞米念派強調“自由意志”(Free Will),認為人並未完全墮落,仍可以憑自由意志接受救恩;加爾文派強調“完全墮落”(Total Depravity),認為人不靠着神的幫助完全不可能信靠耶穌。 亞米念派支持“有條件的揀選”(Conditional Election),即神的揀選基於神預知此人將會信主;加爾文派支持“無條件的揀選”(Unconditional Election),即神的預知完全基於神的計劃和旨意,只與神有關,和人的決定完全無關。 亞米念派持有“普遍的救贖”(Universal Atonement)觀點,認為神不願一人沉淪,基督為人人死,那些按照“自由意志”願意相信的人得到救恩;加爾文派堅持“有限的救贖”(Limited […]

在中國大陸有一些基督教相關的書籍,比如《耶穌的故事》、《基督教音樂之旅》、《聖母馬利亞的故事》、《荒漠甘泉》、《黑門甘露》等等。這些書籍往往包裝華麗,有的全是彩印,每頁都配有西方繪畫或者建築裝飾圖案作為插圖,裝飾“華麗”。不是非常清楚這些書籍的來由,或許是主內弟兄為了能夠公開發行而做的一種努力,或是商人牟利的一種手段?不論如何,這些美工裝飾稍微有些喧賓奪主的感覺。 《荊棘中的火焰–歐洲新教15名人傳》,穆華黎 著,金城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 一年半以前有一家主內書店在特價推廣《荊棘中的火焰–歐洲新教15名人傳》,買了一本,以為是那些書中的一種,沒有重視就隨手放在家裡。後來才漸漸得知,這本書有一定的影響,於是翻出來認真度過。 開始的時候我以為這是一本翻譯作品,作者“穆華黎”之前未曾聽說過;作者對歷史的講述比較詳細,估計是編譯了一些史料,大量的插圖並不是無的放矢的胡亂“美化”,都是和主題相關的資料圖片,這一點難人可貴。作者言辭犀利,其觀點顯明,在全書一貫始終,絕非三三兩兩的編譯材料拼湊而成,作者必然做了很多篩選和整理的工作。 之前看到評論認為本書作者不是基督徒,而是對基督教、天主教有所研究的歷史學者。但我不贊同這樣的說法。本書作者應當是一位基督徒,並且應該是注重聖靈的工作、內在生活、等候神、活出基督生命,反對主流加爾文派神學(Calvinism),支持亞米念主義(Arminianism),可能是走弟兄會、內在生活派、奧秘派等路線的。這本書也不是一本純歷史著作,在史料的引用上並非使用學術的方式,乃是按照作者的主題而使用。我認為作者不僅是一位信徒,而且是在力圖對當今教會的狀況特別是中國家庭教會的走向發表一些看法。 這個結論可以從作者的立論中清晰地看出。雖然這本書是在寫宗教改革中的15位名人的傳記,但是並不是在為寫人而寫,乃是將作者的觀點貫穿始終,自圓其說,試圖讓讀者按照作者的思路將歷史貫穿聯絡,用以支持作者的論點。作者的主要觀點包括: 1、教會的領袖應當是有生命的基督徒,不憑着人意和血氣,乃是等候神的帶領,順着聖靈的感動來牧養教會。神學教育並不一定有助於靈命的成長。 2、信徒應該過敬虔的生活,走聖潔的道路,注重屬靈的成長,與世界有所分別。 3、人文主義者在宗教改革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他們高舉人類的理性,隨意解經,自以為得到了真理,實際是破壞了教會敬虔的傳統,造成新教宗派林立的局面。 4、大公教會(天主教會)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這樣的傳統。 5、加爾文是最大的人文主義者,他從沒有敬虔的操練,也沒有牧會的經驗,憑己意強解聖經寫出《基督教要義》,強調“預定論”,把人分為“上帝選民”和“上帝棄民”,強調“上帝選民”的標緻是屬世的祝福。他們迎合新興的資產階級的需要,為資本主義的全球擴張奠定了神學基礎,造成了貧富差距和種族歧視,成為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根源,將後來的“革命”推向反對神的方向。加爾文派總是試圖控制政治,排擠異端和其他派別。 這些論點,前三條我認為是非常犀利、獨有見地的。教會應該走屬天的道路,順從神的引導;但是如今,我們看到的是教會走屬地的道路,迎合人的喜好,在這其中,以人為本、高舉人類理性的人文主義的思想無疑是禍患深遠。該書也在一定程度上澄清長久以來人文主義者對於中世紀歷史的抹黑,他們將其描述為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看到統治歐洲千年之久的基督教王國是怎樣保持敬虔的傳統的。(不獨此書,許多教會歷史也說明了這段歷史是長期被扭曲的)。不過作者堅持把Catholic church翻譯為大公教會是不恰當的,改教之前稱之為大公教會是可以的,因為那時還沒有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之分別;改教之後,對應的翻譯就應該更改為“天主教會”,以示區別。作者在書中片面強調天主教會的敬虔傳統,但是極力弱化天主教在聖經教導上的偏差和教會的腐敗,這是有失公允的。 該書主要的爭議在於對加爾文主義的極端批判。在書中,加爾文被描述為一個沒有內在生命的人文主義者,將希臘哲學的理性思考帶入基督教。《基督教要義》第一版是一本通俗性的著作,將中世紀高深的經院神學世俗化,但是在後來的改版中不斷被擴充,最終成為加爾文派傳道人都看不懂的著作。該書對加爾文神學思想的理解大約按照一下的邏輯: 1、加爾文主義是使用人類理性來強解聖經,不注重聖靈的工作。 2、加爾文主義的核心“預定論”,將人分為“上帝選民”和“上帝棄民”。 3、“上帝選民”的標緻是事業成功、家道豐富、家庭幸福,維持私有制小家庭;即“上帝選民”的標準是迎合當時新興的資產階級的需要的。 […]

因為我知道這事藉著你們的祈禱,和耶穌基督之靈的幫助,終必叫我得救。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 –腓立比書1:19-20 (4月10日在Timothy Group分享,根據記憶整理,紀念救主復活節) “但那空墳卻能證明,救主活着”,Resurrection of Jesus, by Bob Whitehead 在這兩節聖經中,保羅告訴腓立比教會一件事情,就是他要“得救”,而這個得救是藉着信徒的祈禱和耶穌基督之靈的幫助成就的。保羅在其第二次傳道旅途中來到腓立比,因為趕出一個女僕身上的污鬼,使得女僕主人喪失了借其得利的機會,從而被誣告下在監里。半夜地大震動,監門都開了,獄卒以為犯人都跑了,恐懼得要自殺。然而這一次聖靈對保羅和西拉的帶領卻不是跑出去,而是留在監里,從而救了獄卒一命。於是禁卒“戰戰兢兢地俯伏在保羅西拉面前”,問怎樣才能得救。保羅和西拉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16:31)”。後來保羅的案件被澄清,得以釋放,腓立比教會也從此建立起來,其中有歐洲大陸第一個信主的婦人呂底亞,也有這個禁卒。 當保羅寫信給腓立比教會的時候,他又一次被下在監里,這一次是因為他傳神的福音被猶太人控告,因為他是羅馬公民,於是上告於該撒,已經被押送至羅馬。保羅在羅馬的監獄中寫下腓立比書,寫下這一句話,他“終必得救”,不僅如此,他還說“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也就是對這一件事情有着十足的把握。保羅這一次上訴的結果在聖經中沒有記載,根據教會傳統的說法,在主后63年左右,保羅獲得了釋放,進行了第四次佈道旅行,甚至可能到了他在羅馬書中說要去的西班牙。但是在主后68年,在羅馬皇帝迫害基督徒的運動中,保羅再一次被捕。這一次他沒有走出監獄,被砍頭殺害。(另一種說法是保羅並沒有被釋放,而是被囚直到被殺。) 如果保羅的盼望只是從監獄中得救,那麼他寫信給腓立比教會提到的這一次坐監,他可能並沒有“羞愧”。但是保羅最終還是沒有逃脫牢獄之災,並且在被殺為主殉道。那麼保羅最終沒有從監獄得救,保羅是否最終羞愧了呢?我們要注意保羅這裡用的言語,“沒有一事叫我羞愧”!是的,沒有一事,沒有一事能夠讓保羅羞愧,因為他已經得到了確據,得到了令他永不羞愧的盼望,因此他說“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 有一首詩歌叫做“有福的確據”,blessed assurance Jesus is mine,更完整的翻譯是“有福的確據耶穌屬我”。如今我們買保險,叫做insurance,保險和確據這兩個詞有着相同的詞源,都是一個保障的意思。如果我們生活中有平安的確據,我們就不需要買保險,因為沒有不好的事情會發生。如果我們不能保證一切平安,那麼就可以買保險,保險並不能阻止不好的事情發生,但是卻能在這樣的情況發生的時候給我們一些補償。 […]

有的時候,在不同的書中間發現相同的事情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有時能夠將各種情況聯合起來,了解到事情的全貌。近來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幾天之內在兩本書中間看到了同一隻貓,這比發現同一個人的幾率更小呢。 傳道貓“白后”,領結上的福音單張寫着“求耶穌”,《暗室之後》第177頁 (田雅各牧師在中華神學院)我兼任男生管理,與學生們同住。家住市內黃家沙神學院的房子,二樓住有傳教士董小姊和兩位猶太婦女,三樓則住着李曼女士和蔡素娟小姊,即《暗室之後》的作者。這時她已經得病,居於暗室,隱藏安靜地事奉主。我有時去看望她,不像是去見一位久病、衰弱、毫無活潑朝氣的病人,而是那樣雅靜、熱情、敬虔、屬靈,滿有智慧、喜樂,像天使一樣的人。李曼女士有許多動人的故事,雖然身體軟弱,卻作常人兩倍的工作。這時她正進行出版注音聖經事宜,隨時不忘傳福音,引人歸主。她常用貓傳送福音單張,並藉電話向人傳道。有一位中學教員就因此信主,而後幫主不少事工。 (田雅各,《在神手中》第43頁) 自從我的房裡保持安靜和黑暗,老鼠開始有了機會,它們在我四圍遊戲和跳舞,它們喜歡爬上簾於,又跳到我的床頭,從我的肩膀走到我的手。有幾個早晨,天還沒有亮之前,我聽到窗外一個小鈴釘釘鐺鐺的聲音,這個小的鈴聲攪擾了我,女僕走去看看究竟是什麼,她們發現一隻很美麗的全白波斯貓,有個大得像刷子的尾巴,有一對可愛的眼睛,頸上有個小鈴系著,自然我們不要留住別人的愛物,李曼女士將一張淡紅色的福音單張系在貓頸上,再打發它走,過一會它回來,只是單張已經沒有了。李曼女士另外再繫上一張單張在頸上,又把它打發走了,因此它成了我們的傳道貓,它送了許多的福音單張給許多人家。不久就留在我們的家,不肯再走,你可以想像當“白后”在這幢屋子四周來往,這些老鼠很快的都逃走了。 (蔡素娟,《暗室之後》第176-177頁) 田雅各牧師是被神重用的一位神學教師,他在聖經上下得功夫令人欽嘆。更可貴的是,他從來不以知識為驕傲,不依賴恩賜,乃是完全倚靠神,走十字架的生命道路。從田牧師的自傳《在神手中》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樣在神手中靠着主做工的。 蔡素娟姊妹出生於前清貴族家庭,曾信主的緣故為家庭逼迫,后因社會變遷家境敗落,但是無論富足和貧窮,她都靠這神安然度過。後來她得怪病不能見光,只能在暗室中事奉主。然而來看望她的人絡繹不絕,都從她那裡得到了很多屬靈的益處。她雖然被困暗室,卻成為神特別的見證,成為供應信徒的管道。如今她的見證藉着《暗室之後》一書仍然造就着一代代信徒。 其實兩人在生命中的交集不多,巧的是先是王西門牧師送給我一本田雅各的傳記(他是田老牧師的學生)。春假的時候途經賓州的Lancaster,在使者協會得到了《暗室之後》。那裡是蔡素娟的誼母李曼姊妹祖上的財產,很大的一塊土地,后捐贈給使者協會(AFC)為中國聖工使用。沿着US 30開近Lancaster,遠離Interstate的喧囂,田園的氣息漸濃。如今看到這一隻可愛的傳道貓,想到那片蔡素娟姊妹度過其最後時光的安靜的土地,想到兩位老人如今都已在主那裡,他們做工的果效仍然隨着他們(參啟14:13)。微風吹來,帶着一些早春的氣息。 附:《暗室之後》電子版,點擊觀看

經文:詩篇118:21-29 (2009年04月05日在BCCC講道) 我曾經看到這樣一副畫,把聖經從中間打開,將兩頁往裡翻,我們就看到了一個心型。也許你要說,隨便找一本厚點的書,這樣打開都能拼成一個心型,難道唯獨聖經這樣嗎? 是的,唯獨聖經。因為我們隨便打開一本書,只能從形態上組成這個樣子,但是那本書的內容的中心卻不是真正的愛。唯獨聖經,真正告訴了我們愛的來源、愛的真諦,因此也只有聖經的中心才真正是愛。 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一點。當我們從正中間打開一本聖經的時候,我們翻到的應該是詩篇。聖經有多少章呢?主后1236年,有一位主教將聖經劃分為章,一共有1189章。在這1189章中最短的一章,是詩篇117篇,只有兩節:“萬國阿,你們都當讚美耶和華。萬民哪,你們都當頌讚他。因為他向我們大施慈愛。耶和華的誠實存到永遠。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有讀經計劃的弟兄姊妹,讀到這一篇,一定覺得十分輕鬆,因為似乎一天的計劃很快就完成了。但是神是很公平的,兩篇之後,就是聖經中最長的一章,詩篇119篇,一共176節。在這最長的一篇中,卻只講到一個主題:神的話,除了4節以外,每一節都提到神的話。例如,第11節說,“我將你的話藏在心裡,免得我得罪你”,第16節說,“我不忘記你的話”,43節,“因我倚靠你的話。求你叫真理的話,總不離開我口。因我仰望你的典章”,89節,“耶和華阿,你的話安定在天,直到永遠”,105節,“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由此可見神的話是多麼的重要,聖經告訴我們,“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10:17)”。只有神的話語能夠造就信徒能夠建立教會。我們教會正在進行一個讀經運動。但願我們都能夠更加的紮根於神的話語,在祂的真道上長進。 在聖經中最短的和最長的中間,就是我們今天要分享的詩篇第118篇,這一篇恰巧是聖經全本1189章的正中間,也就是有594章在這一篇之前,594章在這一篇之後。如果我們把聖經翻成這樣的心型,這個心就指向詩篇118篇。那麼,在聖經文本的中心位置,詩篇118篇中,是否也正好表達了聖經的中心信息呢?我們今天就來看詩篇118篇所傳達的信息。我們剛才唱了一首歌,《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這首歌很有意思,只有一句歌詞,“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我們在其中要高興歡喜(詩118:24)”。如果118篇所傳講的信息真的是聖經的核心信息,那麼我們首先來了解這個日子是歷史上的哪一個日子,這個日子真的是基督信仰最核心的日子嗎? Bible and Heart(圖片來源) 我們知道下一個主日(4月12日)是復活節,在教會裡復活節的前一周稱為“受難周(Holy Week)”,而今天(4月5日),復活節前一個主日,在教會的日曆上稱為“棕樹節(Palm Sunday)”。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我們來看馬太福音第21章第7-9節,“(門徒)牽了驢和驢駒來,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穌就騎上。眾人多半把衣服鋪在路上。還有人砍下樹枝來鋪在路上。前行后隨的眾人,喊着說,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約翰福音第12章12-13節,“第二天,有許多上來過節的人,聽見耶穌將到耶路撒冷,就拿着棕樹枝,出去迎接他,喊着說,和散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 根據聖經的記載,耶穌常常到耶路撒冷守節,但是這一次進耶路撒冷有着不一樣的意義,因為祂明白這是自己在受難以前最後一次來到耶路撒冷。當耶穌出生不久,約瑟和馬利亞就帶祂第一次來到聖殿,將祂奉獻與神,他們碰到了一個叫“西面”的人。西面看到嬰孩耶穌,就對神說,“我的眼睛已經看見袮的救恩,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路2:30-31)”。在棕樹節,他末一次來耶路撒冷,祂明白自己要被逮捕被釘在十字架上,成全神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救恩,就是第一次來耶路撒冷時聖靈感動西面說的。耶穌進耶路撒冷的這一天是滿有榮耀的,眾人都把衣服鋪在路上,拿着棕樹枝,並且喊着說“和散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因此這一天也叫“榮耀日”。 我們注意眾人所喊的話,“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聖經中有一個括號,“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在此乃稱頌的話”。這個“和散”,在希臘文中是“Hosanna”,源自希伯來文“hoshiana”,而這一個字正是在詩篇118篇第25節所出現的“求你拯救”中的“拯救”!此處群眾所喊的話,竟是從118篇25-26節而來,這兩節經文說,“耶和華啊,求你拯救…奉耶和華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這一節就跟在第24節之後,24節說,“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我們在其中要高興歡喜”。我們看到,拯救是在這個耶和華所定的日子之後才有的,由此可見這個日子是關乎救恩的大日子! 受難周的禮拜一稱為“權柄日”。在這一日,耶穌咒詛不結果的無花果樹,樹就枯乾了;祂再次潔凈聖殿,在殿中醫病,彰顯了祂的權柄。禮拜二稱為“辯論日”,在這一天耶穌和宗教領袖辯論,責備法利賽人,對門徒有最後的講論,談及末世和天國,並且末次預言將被定十字架。禮拜三耶穌在伯大尼的馬大、馬利亞、拉撒路姐弟的家中休息,這天晚上,,耶穌和門徒在耶路撒冷的馬可樓提前吃逾越節的晚餐,在晚餐上祂為門徒洗腳、勸勉門徒彼此相愛,祂預言將被出賣、彼得將三次不認主,並且設立新約和聖餐,就是我們剛剛行過的聖餐禮,這個餅是耶穌為我們舍的身體,杯是用主的血所立的新約,保羅告訴我們聖餐的意義,“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林前11:26)” 馬太福音26章27-29節講聖餐,我們特別注意到第30節,“他們唱了詩,就出來往橄欖山去”。這是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上的最後一件事情,就是他們唱了詩。他們唱的是什麼詩歌呢?根據傳統,猶太人在過逾越節、住棚節和五旬節這三大節期的時候,一定要唱詩篇113首到118這六首詩歌。吃逾越節筵席的時候,猶太人要喝四杯酒,並誦讀《出埃及記》第六章的六至七節,在喝每一杯酒之前,他們都要唱詩,從113篇開始唱。這樣,主耶穌和門徒們所唱的最後一首詩是什麼呢?正是我們今天讀的詩篇第118篇!他們要唱到這一節,“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我們在其中要高興歡喜”。門徒也許仍然不明白,因為世世代代的以色列人在逾越節的時候常這個歌,盼望這這個日子的來臨,但是唯有這一次,當主耶穌和祂的門徒那一次唱起的時候,這個日子就真的要來臨了! 主耶穌和門徒唱完詩篇第118篇,他們就離開馬可樓,來到橄欖山下的客西馬尼園。按照猶太人的日曆,一天從日落開始,到第二個日落結束,因此此時已經進入猶太人的禮拜四,就是逾越節(Passover)。耶穌先是在客西馬尼園獨自禱告,門徒卻睏倦睡著了。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路22:44)”。這一夜稱為“受難夜”,是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夜。耶穌三次的禱告都是同樣的意思,“我父阿,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太26:42)”。隨後,賣主的猶大帶着兵丁來捉拿耶穌,彼得砍掉了大祭司僕人的耳朵,耶穌卻幫他醫治了。耶穌在猶太人處受了三次審判,其間彼得曾三次不認主,天亮后又在羅馬人那裡受了三次審判,受到羅馬兵丁的戲虐。早上九時(猶太歷的“午正”),耶穌被釘十字架。在十字架上,耶穌求父赦免定祂十字架的人,“因為他們所作的, […]

教會史的書籍,原先看過一本《基督教會史(Church History in Plain Language)》,雖然是說用plain language寫的,但是還算比較學術有味道。近來翻了翻一本書叫《信心的飛躍·70位基督勇士列傳》,彷彿又看了一遍教會的歷史。 信心的飛躍·70位基督勇士列傳 從這本書本身而言其實乏善可陳,文筆十分平淡,對每一位人物的介紹也是淺嘗輒止,刻意迴避一些爭議性的內容。不過其價值主要在於這個人物單子,在中文的書籍中,以單人傳記為多,而缺乏一本能夠把重要人物都涵蓋的簡介。因此,這本書雖然只是非專業非學術的小讀物,還是能夠給我們提供一些整體性的簡潔。 在約翰福音第15章1-8節,主耶穌說了一段比喻:“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結果子的,他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現在你們因我講給你們的道,已經乾淨了。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你們裡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常在我裡面,也是這樣。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什麼。人若不常在我裡面,就像枝子丟在外面枯乾,人拾起來,扔在火里燒了。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 在這個比喻裡面,主說祂是真葡萄樹,父是栽培的人。枝子代表信徒,這些枝子合起來就成為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在這個比喻中,我們看到有不同的枝子,有結果子的,神要將這樣的枝子修理乾淨,使得結果子更多。結果子的秘訣在於枝子要接在葡萄樹上,也就是信徒要常在主裡面。若是不在主裡面,就好像枝子離了葡萄樹,結局就是被焚燒。 其實我們看到教會的歷史也是這樣的。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是神旨意中的旨意、計劃中的計劃、工作中的工作、心意中的心意。教會的存在,並不是一個人為的策劃,也不是歷史的偶存,乃是神在萬事以前所定的旨意。教會也從來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乃是存在與爭戰之中,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弗6:12)”,為要“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現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弗3:10)”。因此在這個爭戰之中,屬世界的勢力一直是在試圖吞滅教會,或是藉着逼迫,或是通過物質的豐富,或是倚靠世俗化的影響,但是神的保守總是不離開教會,祂“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羅11:4)”,在一次一次的危機中復興祂的教會。在這些復興中,我們往往能夠看到神所差來的基督的精兵,他們在時代中做一個分別出來的人,在患難中在困努中歡歡喜喜的忍耐等候仰望神的應許,在那些不結果子的舊枝子被砍下來的時候,他們成為接在葡萄樹上的枝子,結出更豐盛的果子。 現如今教會工作所要面對的是更大的困境。我們看到世俗化的泛濫,相對主義對思想的混亂,各種反教勢力似乎正在聯合來阻擋神的教會。就是在教會內部,也受到總總思潮的影響,在信仰上在神學上都有跌倒的人。但是從歷史中,我們看到教會並不是不曾經歷過這樣的危機。在中世紀後期,整個大公教會已經喪失了正確的信仰,只有少數人從聖經中得到真正的亮光。那個時候雖然天主教會統治着整個歐洲,但是“得救的不過是剩下的餘數(羅9:27)”。那個時候的光景,其實可以說比現在還黯淡。然而神藉着改教的先鋒們,重新找回聖經的真理,迎來一次一次屬靈的復興。如今我們也切切仰望着教會的大復興,歐洲的信仰已經大大的跌落,美國彷彿在走下坡路,然而神的手正在中國。在這災難深重的土地上,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教會受到了幾乎是兩千年來最嚴重的逼迫。麥子雖然掉在地里彷彿死了,然而卻結出許多子粒來(參約12:24)。在這份基督勇士的名單上,我們要添上王明道、宋尚節、倪柝聲、楊紹唐、賈玉銘、袁相忱、以巴弗(吳維僔)等許許多多中國信徒的名字,要添上許許多多在中國殉道的宣教士的名字。如今,在這個時代中,我們這一代信徒是否應當起來,做基督得勝的精兵? “所以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希10:35)”